
被视为“小众”的猎装车市场正逐渐升温。据悉,腾势Z9 GT猎装版预计将于9月推出,星途星纪元ES猎装版也计划在下半年登场,鸿蒙智行亦将推出智界S7猎装版和享界S9猎装版。目前,自主品牌猎装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功能愈加多样化,从消费升级和品牌布局的趋势来看,猎装车市场呈现出上升势头。它们有望复制“方盒子”车的成功,成为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吗?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猎装车渐成新“蓝海”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猎装车型的日益增多,消费者对这一车型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当今追求个性化的汽车消费时代,猎装车完美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90后汽车爱好者张勇表示,猎装车既不似SUV,也不像传统轿车,这种独特的外观设计为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他提到,最近在4S店看猎装车时,发现许多消费者对猎装车有着相似的喜好和看法。
消费者王广盛则有着更深入的体验。“与过去的燃油猎装车相比,现在的新能源猎装车体验更佳。”他分享道,10年前他购买了一辆合资品牌的燃油猎装车,相比之下,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能源猎装车在外观设计上更加时尚,智能化程度也远超燃油车。新能源猎装车加速快、性价比高,因此在今年上半年,他利用“以旧换新”的政策,换购了一辆自主品牌新能源猎装车。
“新能源猎装车确实比以往的燃油猎装车具有更多优势。”吉林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李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指出,目前自主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猎装车,性能更加强悍,特点更加鲜明。例如,极氪007 GT采用800V高压平台,12分钟即可补能行驶500km,并且与大疆无人机合作开发了“航拍模式”。
“销量数据表明,自主品牌猎装车市场正在稳步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向记者表示,当前自主品牌新能源猎装车更符合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并且能够通过精准定位为细分市场提供性能更优的车型。例如在上海车展期间,猎装车相关活动的曝光量超过50亿次,显示出消费者对猎装车的兴趣显著提升。在市场销量方面,以“新豪华猎装轿跑”定位的极氪001,2024年销量超过8万辆,这表明市场对个性化猎装车的需求潜力巨大。
“猎装车成了年轻消费者独特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认为,一方面,当前市场上的猎装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新能源猎装车,在设计上已经与欧洲传统猎装车的理念有所不同。最初起源于欧洲贵族狩猎需求的猎装车,更强调狩猎用品的专属功能,而现在的自主品牌猎装车则更注重个性化风格;另一方面,面对近年来SUV市场的激烈竞争,猎装车开辟了一个新的“蓝海”市场,这种差异化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车企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迈向“品质之选”


消费者在选择猎装车时,既追求个性化特色,也期望其实用性强,能够满足现代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他们希望猎装车既能满足日常通勤,也能在假日携带装备进行自驾游,如钓鱼、野营、探险和旅行等。许多人之所以偏爱猎装车,是因为自主品牌新推出的车型在实用性上具有诸多亮点,例如后备箱下边缘更低,便于装卸钓鱼和野营装备。
“在汽车消费分级的新格局下,自主品牌推出的猎装车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优势。”李博指出,从技术层面来看,电动车平台为猎装车带来了结构上的优势:电池的扁平化布局释放了更多座舱空间,使车身比例更加协调;电驱系统的紧凑设计赋予猎装车更灵活的底盘调校空间,配合空气悬架、CDC电磁减震等配置,使得新能源猎装车实现了“运动操控”与“舒适续驶”的完美平衡。此外,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与猎装车的“长途出行”场景紧密结合,并通过自动泊车、疲劳监测等场景化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打破了以往猎装车仅被视为外观设计的局限,为猎装车细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博表示,过去进口猎装车如保时捷Panamera猎装版等价格动辄百万元,使得猎装车贴上了“豪华小众”的标签。而今,自主品牌通过平台化研发和规模效应,使得猎装车价格大多落在20万~50万元的主流消费区间。与同级别的SUV或轿车相比,猎装车以相近的价格提供了更具个性的设计,吸引了注重“价值感”的中产家庭及新贵阶层。数据显示,2024年自主品牌猎装车预订单中,30~45岁家庭用户占比超过60%,这表明猎装车正从“小众车型”向“品质之选”的市场定位转变,为猎装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希望。
打破“小众品类大众化”瓶颈

“为了适应节能降碳这一主要发展趋势,未来的猎装车将更加重视能源动力的环保特性。”姚春德认为,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氢能等技术的应用,猎装车有望实现动力的多元化,包括纯电动、混动、氢能等多种能源结构,以满足低碳环保的需求。另一方面,猎装车也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从标配前挡风玻璃HUD抬显投影、AI语音交互到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系统等,解决传统猎装车“重造型轻科技”的问题,实现从“功能叠加”到“场景自适配”、“场景自学习”的智能化转变。未来,猎装车甚至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整悬架高度,以适应不同道路的行驶,真正成为猎装车用户的“智能移动伙伴”。
李博认为,多场景融合可能成为自主品牌猎装车的新机遇。如今,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已逐渐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生活空间”。城市通勤需要灵活操控与停车便利性,长途自驾追求超大装载空间,户外露营依赖车载电源与拓展接口,商务场景则注重豪华质感与智能交互。对此,传统轿车、SUV的单一功能难以满足多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猎装车可以凭借“轿跑动感+旅行车实用+SUV通过性”的跨界属性,成为满足用户“一车多用”期待的最优解。例如,极氪007 GT标配车顶行李架与拖车钩,可加装滑雪板或牵引房车,精准契合年轻群体对“城市通勤+户外探索”的叠加需求,展现了猎装车的发展趋势。
实际上,多场景融合对猎装车的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通勤需节能平顺,高速巡航要持续输出,非铺装路面考验通过性,都给猎装车带来了现实挑战。李博表示,只有通过“全场景性能适配”打破传统猎装车“重设计轻性能”的局限,才能让猎装车的操控乐趣与实用场景实现更好的兼容。同时,随着AI大模型、V2X等技术的落地,猎装车将实现更深度的场景融合,通过车路协同优化通勤路线,利用生物识别自动适配驾驶模式,结合AR-HUD打造沉浸式导航体验等,都将为猎装车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体验。
随着汽车逐步进入“用户定义产品”时代,自主品牌猎装车通过海内外市场的拓展,以及多场景融合,将成功打破“小众品类大众化”的市场瓶颈。刘瑞认为,从空间布局到性能适配,从智能交互到生态构建,从国内市场到海外市场,每一次场景创新都在重新定义猎装车的价值内涵。随着消费升级与技术进步,多场景融合不仅是自主品牌的破局之路,更将成为猎装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让用户在‘一车多用’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才能让猎装车未来拥有更多的消费者、更广阔的市场。”他说。
文:赵建国 编辑:郭晨 版式:李沛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