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U9崩坏?四台555kW电机,超跑老炮怎么看
01
有时候我真得服国产厂商的“玩命精神”。
前天车友群刚冒出来消息,说比亚迪又要申请一款仰望U9的新增车型,直接往车里塞了四台555kW的电机。
四颗心脏,听起来很疯狂。
这种数据,放在以前,估计只有顶级赛道车才敢想。
现在国产电车,我跟你讲,玩的花样比大伙能想象的还要猛。
坦白说,第一次看到动力参数的时候,心里是虚的。
自己二十年修车生涯,没碰过几个能有2200多千瓦输出的民用量产车。
感叹完,下面还是得说点实际的。
你说这玩意儿真的“无敌”吗?真有那么简单吗?
还真不是。
02
先说参数。
新车长度大概4966到4991毫米。
宽度2029毫米。
高度1311或1351毫米。
轴距2900,整备质量2480公斤。总质量2630公斤。
数字听起来有点抽象,拿身边见过的车比一下,那轴距和宽度,其实快奔着兰博基尼Aventador去了。
可整体体重比传统一线超跑重了足足三四百公斤。
这也正常。
电池和四台电机必须妥协点。
碳纤维用料算是能省则省,标配碳纤维车顶,选装碳纤维前铲和电动尾翼。
这些东西,讲真,就是省重和提升下压力的必要配置。
但你真开的话你会发现,车再轻,电子架构和动力总成多,最后还是比燃油车要重不少。
开起来不像以前那些“老派”超跑,敏捷得像只小豹子。
更像身上绑了沙袋的猛兽那种。
动起来带劲,收油时候要格外小心。
03
再说性能。
U9去年在国内飙出了391.94公里每小时的极速纪录。
这个纪录,一度在圈里炸了锅。
很多车友嗤之以鼻,说国产车刷数据,没实战。
但架不住人家真把车拉到德国去跑纽博格林北环赛道。
去年弄出了7分17秒9的圈速。
这个时间,得说,已经能叫板国际上一线大牌的旗舰车了。
但,你别着急。
别以为这个数据放到任何场景都能复制。
赛道测试那是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极限。
拉到生活里,普通人其实体验不到这“炸裂”的差距。
我一个朋友甚至开着特斯拉Plaid去体验过类似的加速。
回来就一句表达,方向盘没扶稳,感觉灵魂差点留在起步线。
越是极限的车,越得小心。
04
下面聊点有意思的。
最近和大家讲技术,发现不少朋友有个误区。
以为电机多了,动力就一定更好。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说人话就是,四台555kW不仅是动力,更是压力。
比方说,四个猛汉一块抬桥,速度是快。
但你要想控制住,不出岔子,比一个人抬更难。
赛道极限下,四驱分配,热管理,电池放电峰值,系统协调一致,任何一点掉链子,全崩。
还有个现实问题。
四台电机带来的附加质量,必然在操控上有权衡。
前期爆发力是足够,刹车和连续弯道拼的是综合调校。
用顶级材料省下的重量,基本又被电机和电池吃回去了。
所以,性能再高,也不是没有代价。
05
顺便提一句,碳纤维部分。
像电动尾翼和前铲,很多人觉得就是美观,其实更多是为了高速下的空气动力学优化。
不是没用,但这个价位,这些配置理应标配。
当然,这车选装权给足了,个性化玩家爱怎么造自己随心。
如果你像我一样,看着这一堆选件和参数有点懵,不妨记住一句话。
技术,归技术。
最后盘到手里,还是看谁开,怎么开。
06
网上有种说法,说啥“国产超跑做得再好,也翻不了欧洲的天”。
坦白讲,我以前也这么认为。
但U9这种设计,已经走到了一种“用参数硬刚”的极端。
你说他不值吧,你拿数据杠不过。
你说他无敌吧,实际用起来又没那么神。
折腾的不是结果,是敢玩命的精气神,好家伙,这年头能这样玩,除了比亚迪仰望,我还真想不到第二家。
07
最后碎碎念一句,普通人八成开不上U9。
但仰望U9这种操作,多少会带动下整个电车性能圈子。
以后路上能看到越来越多“身形爆炸”的疯狂家伙,也算是新时代的见证。
真想体验极限,建议多花点功夫上赛道,不要只盯着宣传片。
每次看到这种爆表性能的车,我都忍不住想,小心点,别一脚电门把自己也‘提速’进去了。
可能这就是新时代车主和车造的共同成长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