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凌晨5点30分,巴西弗拉门戈足球队门将奥古斯丁·罗西驾车从阿根廷返回里约热内卢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持枪抢劫。
劫匪在高速公路上连开四枪,子弹击中了罗西的比亚迪宋PLUS DM-i,其中一发甚至打在后座车窗上。但令人震惊的是,车窗未碎、车身未破,罗西一脚油门冲出险境,车内全员毫发无伤。
一辆家用SUV为何能抵御枪击?是不是感觉很离谱?但其实比亚迪的安全技术早有伏笔:
钢铁骨架:宋PLUS DM-i车身62%采用高强度钢,关键部位钢材强度达1500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面积承受15吨重量,形成“环抱式”安全结构。
电池护甲:底盘搭载刀片电池,不仅通过针刺实验,外部还包裹高强度铝合金护板,双重防护避免电池受损引发二次风险。
玻璃求生窗:虽非防弹玻璃,但多层夹胶设计延缓了子弹穿透速度,后窗中弹后仅现蛛网状裂纹,为逃生争取了黄金10秒。
这车把‘被动安全’卷出了新高度,简直是民用车的天花板。
此次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比亚迪多年深耕安全的必然结果:
全球标准认证:2024年,宋PLUS DM-i拿下欧洲E-NCAP五星安全评级,高强度车身和紧急避障系统(AEB)获满分评价。
拉美销量神话:在巴西,宋PLUS DM-i售价超30万元人民币,却以97%的插混市场占有率碾压对手,当地人直言:“贵但靠谱,充电站少也不怕亏电。”
DM-i技术加持:第五代混动系统让油耗低至3.8L/百公里,但安全配置未因经济性妥协,反而新增碰撞自动断油、电池主动冷却等“保命功能”。
正如网友调侃:“劫匪的子弹,成了比亚迪最硬核的广告。”
罗西的劫后余生,戳中了千万车主的焦虑:
球星自述:“当初选它只为省油钱,现在才懂,关键时刻能保命的车才是真划算。”
消费者觉醒:从“比天窗大小”到“看钢板厚度”,中国车主正从面子消费转向安全理性。社交平台上,宋PLUS DM-i的“车身拆解视频”播放量暴涨300%。
行业启示:华为手机挡子弹、比亚迪车身抗枪击,中国制造正用“硬核安全”撕掉“廉价”标签,网友喊话车企:“安全配置请往死里卷!”
这场惊险劫案,让宋PLUS DM-i从“省油神车”变身“救命神器”,更让全球看到:中国车不再只是“价格屠夫”,而是用真材实料守护生命的移动堡垒。
正如一位巴西网友的留言:“以前觉得中国车便宜,现在才知道,它把成本都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