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算算时间其实也不长。车是今年四月份出厂的,按理说,这车的电池批次和组装时间差不多,应该是同期生产,估摸着比出厂时间早点,就像很多朋友说的那样,电池早一点用,可能都到半岁左右了。反正我的意思是,电池的损耗怎么说呢,好像还在预期之中,没有比我预估的差太多。

我一直用小熊油耗记录,每次充完电都会写在哪个充电点,充了多少电,时间、环境温度啥的都记过。最近,我在回想刚买车没多久,那会儿还刚开始玩电量,记得从29%的电量开始充,充到100%那会儿,实际充进去的电量是14.77度电。这个数字比较准,但也有个微调空间——比如线损、温度啥的,但大概误差在0.2度以内吧。

今天用快充,那也是从29%冲到100%,实际充进去的电量是14.16度。奇怪得很,居然比上次还少一点点,但这个差距其实挺正常的,毕竟快充和慢充的效率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一般来说,快充的线损会高点,也别太在意,比如说0.3度电左右的差异吧,反正不影响整体判断。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有驾

我全程跑了8700公里,其中纯电部分大概有6900多公里。这个比例,算下来大概还是挺劲的,毕竟我平时上下班、出行都在城里,基本不折腾长途。按理说,电池损耗的速度应该在可接受范围内了,别忘了我这个用车环境其实还挺正常,没有极端温度、没有大负载。

说到损耗,咱们用个简单的比例算算——

电池实际损失:0.6度电(充进去14.16度,剩余13.56度)

总充电次数:从充电记录来看,差不多在(30-29)%左右,毕竟没有频繁用快充。算个估算,充了大概50次左右。损耗在3.3%左右,挺低的。估算如果持续保持这个速度,剩下的循环还能跑4万公里左右。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有驾

我还特意翻了下记事本和相册,忘了说,刚拿到车那会儿,刚开始用电,感觉充电速度还挺快的,充到90%的时候就觉得满了,后来发现快充的充电曲线其实是在0到80%很快,过了80%以上,才变得慢一些。这个充电策略影响很大——尤其是在限速充电的情况下,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我也知道,所谓电池寿命不是个绝对数值。你懂的,车企为了宣传,会说电池在十年八万公里之类,但这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比如我身边有朋友,他车子用了两年,电池寿命就开始下降了,自然会觉得挺烦。我想,真正的差别,也许在于你怎么养护、用车惯。

刚才翻了下我之前的笔记,有个朋友说你还记得你们去年那场聚会吗?你提到你的电池很稳,结果还是你猜的那样吗?其实我觉得这个猜测,也不能说错——我没细想过,或许是因为我平时不太极端拉扯电池,从不用快充充到极限,也很少在寒冷天充电。也许,这就是我还算幸运的一环吧。

从整体来看,这个损耗比例是我预料中的一部分,还在合理范围。很多人会担心快充会伤电池,但如果合理用的话,线损不会多到吓人。据我观察,同价位车里,有的用车指标得到了更快的改善,但线损问题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更关键的是,整个供应链都在优化,比如我了解的某些厂家,电池模组的设计加了抗衰退的材料,或者电池管理系统(BMS)做得更智能。

打个比方吧,这就像你用手机,放在口袋里不用极端性能的游戏,一年两年下来,电池都还算可以。倒是那些热爱极端使用、极端充电、极端环境的用户,电池表现就会跟你拼命似的。倒也没什么神奇的,就是用法不同。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我的充电记录,有个细节我很喜欢记:在快充前后,电池的温度最低时差还挺明显的。快充那种瞬间温升快,超出预期。我就想,是不是冬天会更影响这个损耗速度?这个我没细想过,也许会影响吧,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这车的热管理还是挺到位的。

至于剩余,按目前的情况,我估算还能跑4万公里左右。实际上,如果我继续像现在这样用车,折算下来,电池还能保持不错的状态——在这个还剩6个循环的估算里,真算得挺科幻的。这个估算也有点随便,毕竟车子可能突然遇到寒冷天气、或者快充频繁使用,但这个车的电池表现还行。

我想顺便问一句:你们会不会觉得,电池损耗其实是个心理负担大于实际?就像我之前跟朋友讲,开车一年多少公里,平时注意点,保养得好,电池也就能保值几成。毕竟,剩余电量到一定程度,很多车也会变得看不懂。这点我觉得挺有意思。

(这段先按下不表)根据我目前的观察,没细想过,电池损耗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也不排除未来两三年,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新款电池材料的出现,或者某个bug被发现。但这个,得等多用几年才能看出来。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有驾

你们平时会特别关注电池的健康指标吗?我觉得,除了极端使用外,更多其实是心里作用。车企回应电池寿命的承诺,也就那样,整个产业都还在摸索中——如果能在使用中多点耐心,不盯着百分比太紧,也许会轻松不少。

我还挺好奇,剩下的六个循环,在实际用车里会影响到多久?估计我用个半年左右,电池还会维持这个表现。到那时再观察,也许能得到更真实的答案。

不过车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生活用品。你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比起担心未来,我更喜欢享受当下。你觉得呢?快充带来的便利,和它带来的心里负担之间,其实挺难取舍的。

好了,这个话题其实可以聊死,但我更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理解电池损耗的?是不是也觉得,只要还能跑,够用就行?或者,你们有更细的指标,自己做备注的惯?反正我这个用车小人,经常在车里满是自己的随笔。也算一种怪癖吧。

我宋plus25款智驾版本开了四个月,电池损耗仅3.3%,还剩下六个循环未来还能跑四万公里,为车主提供了实用的续航表现参考-有驾

(这段留点空白,给你们填补想象的空间。)

未来还会持续关注,毕竟这剩余公里数这个数字,还真挺有用的。你们会怎么打算?续航计划是不是也要重新考虑了?还是说,越跑越随心所欲才是真谛?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