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汽车和混动车虽然都搭载内燃机,但两者的设计目标和工作逻辑存在本质差异,这直接决定了燃油标号的选择。以下是核心原因分析:
1. 增程器追求极致热效率,混动车兼顾动力与成本
增程器的唯一任务是发电,因此工程师会通过超高压缩比、稀薄燃烧等技术最大化热效率(如理想增程器压缩比达15:1)。高压缩比需要高抗爆性燃料(如95号或98号汽油),否则爆震会迫使ECU降低压缩比和点火角,导致热效率大幅下降。而混动车的发动机需直接驱动车辆,需平衡动力响应和成本,压缩比通常较低(如10.5:1),92号汽油即可满足需求。
2. 技术路线差异:增程器更依赖燃料抗爆性
增程器通常采用“长行程、小缸体”设计,强调稳定工况下的高效发电。高标号汽油能支持更晚点火、更稀薄燃烧,从而提升发电效率(如95号汽油比92号热值高2%)。而混动发动机(如比亚迪DM-i)通过电驱为主、发动机辅助的策略,对爆震容忍度更高,92号汽油即可满足基础热效率目标。
3. 历史与供应链因素
部分增程器基于传统高性能发动机改造(如理想CE15F源自宝马技术),原设计即需95号汽油;而混动专用发动机(如日产e-POWER三缸机)从研发阶段便针对92号汽油优化,降低用户成本。此外,高标号汽油在北方乙醇汽油地区能减少爆震风险,进一步凸显增程器的燃油适应性劣势。
4. 长期趋势:高标号是过渡,未来或转向替代燃料
甲醇等醇类燃料因抗爆性极佳,可能是增程器的理想选择。当前95号汽油仅是技术过渡,未来若自由活塞增程器等新技术普及,燃料标号要求可能更高。而混动车因技术成熟,92号汽油仍会是主流选择。
总结
增程器“挑食”95号汽油的本质,是技术目标与燃料特性的博弈——高热效率需要高抗爆性支持;混动车则因技术妥协和成本优化,得以兼容92号汽油。对用户而言,选择增程车需接受略高的燃油成本,但长远看,随着技术迭代,这一差距可能逐步缩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