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州诚思YH发布的《2025-2031全球叉车防撞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叉车防撞系统市场正呈现稳健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2023-203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3%。
叉车防撞系统是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智能安全辅助设备,通过超声波、红外、雷达或视觉摄像头等实时监测叉车周围的障碍物、人员或其他车辆。当系统识别到潜在碰撞风险时,会通过声光报警、震动提醒甚至自动减速等方式及时警示驾驶员,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作业安全性。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制造车间、物流仓库、冷链环境等高频率作业场景,尤其在视野受限、人车混行或多车协同的区域发挥关键作用。部分先进系统还可与车载控制器和物联网平台集成,实现运行数据记录、驾驶员行为分析及安全风险可视化,助力企业构建更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
市场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占据主导
报告指出,全球叉车防撞系统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包括 Claitec、Ubiquicom、RealTrac International、Trio Mobil、Sis-Safety、Sentry Protection Products、ELOKON、Tsingoa、ARIN Technologies、Siera 等。2022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共占据约 69.0% 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产品类型与应用结构
从产品类型来看,UWB型(超宽带定位) 防撞系统占据市场主导,份额约为 50.1%。在应用方面,工厂 是最大的需求来源,占总市场的 41.4%。
市场驱动因素
工业安全法规趋严:全球范围内,如OSHA、ISO及中国GB/T等监管机构对工业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企业将防撞系统纳入叉车标准配置。
人员安全意识提升:企业日益重视员工安全与职业健康,主动引入智能防撞技术以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与运营风险。
智能制造与工业4.0推动:系统可与MES、WMS等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安全控制与数据闭环,成为智能物流的关键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LiDAR、UWB、3D视觉等传感器技术逐渐成熟且价格下降,使中高端系统更易普及。
行业面临挑战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多项挑战:
系统部署成本较高,对中小企业形成一定门槛;
传感器在强光、雨雪、多尘等复杂环境中易出现误报或漏报;
行业标准化不足,不同厂商系统兼容性差,集成困难;
用户使用与维护依赖度高,误报频繁可能降低系统可信度与实际效果。
未来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与补贴激励:多国政府推出智能安全设备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防撞系统在智慧工厂中的普及。
AI与大数据赋能:结合人工智能实现动态风险预测与行为分析,推动系统从“被动报警”向“主动防控”升级。
与AGV/无人叉车协同发展:防撞系统可作为无人驾驶叉车的感知辅助模块,拓展至更广泛的自动化物流应用场景。
结语
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叉车防撞系统正朝着更高精度、更强集成、更优体验的方向发展。未来,在AI视觉、LiDAR、V2X通信等技术的融合推动下,该系统将实现更精准的监测与预警功能,并深度融入企业数字化管理生态,为全球工业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