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

【引言】

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有驾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燃油车还是站在舞台中心的位置,但新能源车的上升势头已经无法忽视。然而,长安汽车却在这张新能源浪潮中保持着对燃油车的执着。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虽然新能源车的销量如猛虎下山,但长安CS75 PLUS等燃油车型销量却意外地反扑,并维持在月均1.5万台左右。这不仅让业内侧目,也引发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新能源和传统燃油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的年代,长安为何选择“双轨路线”?这到底是更深一步的战略布局,还是背水一战的无奈之举?

---

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有驾

【第一高潮】

新能源车多了一脚“油门”,燃油车却不甘撤退。长安CS75 PLUS作为紧凑型SUV市场的“老炮儿”,早年间靠着超高的性价比和扎实的口碑赚足眼球,还一度成为自主品牌SUV销量冠军。但是新能源车的崛起,让燃油车看似落后了半拍。比亚迪以宋PLUS DM、元PLUS占领了紧凑型SUV新能源市场,动辄月销两三万。而反观长安,仅凭荣耀不再的CS75系列撑场面,未来似乎不言乐观。

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有驾

但这局面真的铁板钉钉吗?长安偏偏祭出杀手锏——推出售价仅11.59万元的CS75 PLUS卓越型,上市即优惠,终端价格拉到10.99万元。这波操作,不是明摆着要和新能源车比“谁更划算”吗?然而便宜归便宜,质疑声也随之袭来:在新能源车智能化和电机动力双重加持的背景下,一台燃油车就算省了几千块,真的还值得消费者为它买单吗?

---

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有驾

【发展过程】

事实真的如表面那么简单吗?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或许事情还有更多层面可以拆解。

长安CS75PLUS新增卓越型,售价11.59万元,与星越L比如何?-有驾

如果你是个日常习惯在城市通勤的人,新能源车无疑非常吸引人——零排放、静音加上“不限行”政策便利,这是燃油车无法企及的优势。而对于那些享受驾驶的老司机来说,新能源车的加速性能压倒传统燃油车更是常识。比亚迪的宋PLUS DM,动动脚就能跑到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谁还能有意见呢?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新能源车也是有“槽点”的,比如续航焦虑。虽然官方说法动辄500公里+续航,但实际情况如何,开过车的人都懂。冬天开暖风、电池掉电快,夏天开空调、电池一样掉电快。尤其是跑长途,在服务区排长队充电的无奈感受,是真的没人想多体验几次。

反观长安CS75 PLUS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反而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加油五分钟,行动半天,再不用担心在半路“趴窝”。而且像新款 CS75 PLUS这类车型的动力配置(1.5T+8AT)已经不输新能源车,实测中油门响应灵敏,动力输出随踩随来,日常超车也毫无压力。

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不仅考虑价格和动力,还会看品牌和口碑。从这个维度出发,长安的CS75 PLUS凭借家族化设计,大尺寸轴距和丰富的配置,依然满足了很多中国家庭对“靠谱好用”的期待。

---

【第一低潮】

随着新能源车持续“降价促销”,燃油车看似风起云涌,却也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在这个智能化已成标配的年代,长安CS75 PLUS虽然配置了UNI OS系统,并且支持高德地图、HUAWEI HiCar手机互联,但屏幕设计却让人有些纠结。中控14.6英寸大屏两侧拖着两个小屏,乍一看让人眼前一亮,但中间的留白设计,时常让人觉得整体不够精致。

再说驾驶体验。试驾中,长安的蓝鲸8AT变速箱表现的确不错:换挡平顺、几乎感受不到顿挫感,这点必须点赞。然而减震太硬依旧令人略感不适,通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甚至会有小幅“弹跳”。对于讲究舒适性的消费者来说,这一块还需要提升。

与此同时,吉利星越L等车型的价格也不断下探,并且在智能化座舱、动力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不少消费者开始动摇,重新考虑预算,甚至对长安CS75 PLUS提出质疑:“凭啥我们不去选配置更高、价格更低的新能源车?”

---

【第二高潮】

真正的反转在于,燃油车卷不过新能源,但长安却玩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妙招。这几年,新能源车尽管风头正劲,但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它的表现却比较尴尬。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充电桩普及率低,二来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还不够高。在这些区域,加油站基本“遍地开花”,而燃油车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对更低,长安CS75 PLUS凭借低价和高实用性,迅速抓住了这部分市场的用户心。

此外,从消费心理分析,很多消费者仍然对燃油车充满信心。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方面虽然有奇招,但相应的维修成本和技术门槛也更高。而燃油车作为“已验证多年的技术”,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和替代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换句话说,在大多数家庭心目中,燃油车虽然是老江湖,但可靠性依然占了“顶格分”。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长安的眼光毒辣。虽然新能源领域它没占上大的便宜,但反手抓住了低线市场对燃油车的刚需,硬是靠着CS75 PLUS这样的经典车型杀出了一条“非主流出路”。

---

【第二低潮】

然而,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新能源车厂商显然不会任由燃油车翻身,近期越来越多的新型混动车型突然闯入市场,把矛头直指燃油车死忠用户。比如,插电混动车型以“既能烧油也能充电”的全新特性,几乎跨越了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技术代沟。这一招,仿佛给长安的燃油车型封了“死穴”。

此外,即便短期内燃油车在细分市场拔得头筹,但从整个行业看,被新能源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无法忽视。2023年以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相继出台燃油车限制政策,未来10年甚至可能全面“禁燃”,这给所有燃油车厂商敲响了警钟。长安CS75 PLUS虽然目前能靠性价比博得市场,但能否长期生存,已经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是政策的赛道。

最后,纵然长安在燃油车市场斩获不俗成绩,但品牌作为整体,还有太多难题等待解答。比如,如何在新能源领域破局?如何保持用户粘性?如何与强敌对抗?这些都是需要长安迫切面对的现实。

---

【写在最后】

换个角度看,长安确实是一个“精于生存”的选手。它难在新能源领域与比亚迪正面较量,于是凭借燃油车突围低线市场,仿佛打了场“迂回战”。但问题是,这样的打法能持续多久?燃油车注定是夕阳产业,这个事实无法颠覆。归根结底,长安CS75 PLUS虽然依靠高性价比玩出漂亮一仗,但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失分”依旧令人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车虽然资本与消费者都在疏远它,但长安给出的努力证明了一件事——机会始终留给愿意适应环境的“老将”。它在燃油车的青黄不接期,再次为行业划出了一条备用跑道。

---

【小编想问】

燃油车真的会被完全淘汰吗?你怎么看长安CS75 PLUS在新能源赛道外的“奇袭”战略,是聪明的弥补,还是对未来的回避?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谁才是更适合家用的选择:新能源,还是燃油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