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发布会PPT,让整个车圈的群都炸了锅。
主角是埃安,对,就是那个天天把“纯电即正义”挂嘴边的家伙,突然反手就掏出了一台叫i60的增程式SUV,起步价,12.68万。
这感觉,就像你健身房里最虔诚的那个蛋白粉猛男,有一天被你撞见在路边摊嗦螺蛳粉,还加了双份的炸蛋。
你第一反应绝对不是他堕落了,而是寻思这哥们到底经历了啥。
讲真,今年的车市,已经不能用“卷”来形容了,那简直是个大型修罗场,尤其是10-15万这个价位,新车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
埃安一个搞纯电的,头铁往里冲,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时冲动,这背后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要把这事儿捋清楚,得先干一杯82年的拉菲,把时间倒回去看看。
曾几何时,埃安还是个“追风少年”,靠一手“弹匣电池”的安全牌,精准切入网约车市场,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司机师傅们的“最佳伴侣”。
那段时间,你要是跟人聊纯电,绕不开的就是埃安。
但这“网约车之王”的帽子,戴着戴着,就成了个甩不掉的魔咒。
“开埃安的,不是司机就是司机家属”,这句玩笑话背后,是多少想买埃安的普通家庭用户的无奈。
你车再安全,续航再扎实,也顶不住这个标签的杀伤力啊。
一个品牌一旦跟某个特定群体深度绑定,想破圈就难于上青天。
这恐怕才是埃安这次“叛逆”的根本原因。
它不是不想活了,恰恰是想活得更好。
i60就是它递出来的一封投名状,一场豪赌,赌的就是它能不能亲手撕下这层标签,冲进真正的大众市场。
所以你看i60这台车,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我是为你而来”的诚意。
CLTC纯电续航给你干到210公里,什么概念?
大部分人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都绰绰有余,用车成本跟坐地铁差不了多少。
同时,它又塞了台1.5L的增程器,给你凑了个1240公里的综合续航。
这就是赤裸裸地告诉你:兄弟,别焦虑了,诗和远方咱都有,想走随时拔腿就走,服务区充电排队?
那是啥?
这种产品定义,简直就是把当代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给按在地上摩擦。
你想要的电车平顺、省钱,它给你;你害怕的续航焦虑、充电麻烦,它也帮你解决了。
它就像一个情商拉满的暖男,把所有问题都提前替你想好了。
更要命的是价格,12.68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摆明了就是要跟所有人说:“别装了,都下来玩吧。”
以前动辄二三十万才敢提的智能驾驶,什么高速NDA,智能泊车,现在全给你打包塞进去了。
这就是釜底抽薪,用技术降维来重新定义这个价位的产品价值。
肯定有人会骂,说埃安丢了纯电的初心,成了个“叛徒”。
但在商言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当你看到那些曾经信誓旦旦非纯电不造的品牌,如今也开始偷偷摸摸布局增程和混动的时候,你就该明白,所谓的“路线之争”,在残酷的市场现实面前,有时真的不值一提。
甚至连设计的调性都变了。
以前的埃安总想搞点花里胡哨的线条,i60直接给你一张“国泰民安脸”,敦实、厚重,透着一股子“哥很可靠”的气质。
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在搞用户心理学。
当然,这一仗,凶险异常。
前有比亚迪这样的巨无霸,后有零跑、深蓝这些性价比屠夫。
埃安i60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水桶车,但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没有绝活有时候也是一种劣势。
埃安这一步,棋下得很大,也很险。
它不再跟你画未来的大饼,而是选择低头解决你当下的苟且。
那么问题来了,这份能治好你“续航焦虑”的药方,你吃还是不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