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几十万元购车,却感觉车不由自己控制。不久前,深蓝汽车中控屏的一则弹窗广告争议,再次引发车圈热议。
所谓汽车中控屏,是一块位于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中的数字屏幕。随着电动车的流行,这块屏幕渐渐汇集仪表、导航、娱乐等多项功能,成为一个类似手机的“超级入口”。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广告。越来越多的车主收到“意料之外”的车机广告,篇幅占据全屏——从2021年开始,这成了汽车圈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每发生,便会点燃车主们的怒火。
“现在的车机广告,还类似早期手机APP弹广告的混乱阶段。”一位负责车企合规的律师直言,车机系统的控制权应该属于用户。但现实中,行业还没有详细规范,许多关键细节仍属于“各家有各家的理解”。
反复发生的广告风波
两年前,李洋提了一辆深蓝。过手续时,汽车中控屏上好像有几行文字闪过,还没等他看清,销售便一顿操作草草结束。李洋沉浸在新车到手的快乐,没再细想。
直到近期,李洋因车机广告向重庆工商局提起投诉,脑海里才闪现出一些细节:当初中控屏一闪而过的文字里,是不是就包含了广告授权的《隐私政策》?
今年5月27日一早,48万名深蓝车主坐上车,踩刹车按下启动,中控屏随即弹出满屏广告——“感谢48万深蓝车主的信任,现面向首任车主,发放10000元S09专属购车券”。有的车主像李洋一样决定愤怒投诉,更多的车主摸不着头脑,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同意过弹广告。
(图源社交媒体)
深蓝汽车因未经车主同意在车机屏幕上推送广告一事,引发不少车主吐槽。
5月27日晚,深蓝汽车致歉称,推送本意是“提醒车主查收福利”,并承诺不再通过车机通道发送信息。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转发致歉文称:“是我的错误,抱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对于被强制推送广告一事,郑州车主李先生回忆称,“早上启动车机时直接惊呆,倒车时广告突然弹出来,360影像全被挡住,差点撞到人!”
还有车主称,“启动汽车,先看广告,这种魔幻段子变成了现实。”
多位车主提供的截图显示,该广告以全屏弹窗形式出现,需手动点击左上角“跳过”或挂D挡行驶后才能关闭。
“屏幕好像不属于我”
经过这次风波,很多车主和李洋一样,开始留意汽车APP的《隐私政策》。
这是因为车机系统的广告说明,一般写在APP《隐私政策》或者《用户协议》里。如今手机APP已成为大部分智驾汽车的遥控器,负责开关门、调节空调、查看充电桩,其使用条款往往也会涵盖车机系统。
例如,深蓝汽车APP的《隐私政策》就明确提到:“触达方式包括车机端消息”“向您提供我们的产品推广活动”“活动邀约消息”。
如果不同意APP《隐私政策》,相当于失去了一部分车辆控制权。
深蓝重庆车主唐先生打过12315投诉,第二天他收到深蓝的电话,如果不同意隐私协议,可以选择游客模式进入。但唐先生告诉记者,游客模式此前经常闪退,尽管现在运行了恢复正常,但仍然无法使用深蓝自家的充电桩服务,也没法远程设置空调。
“这么热的天,不让人远程开空调,不是开玩笑吗?” 广告风波后,深蓝汽车APP更新了《隐私政策》。李洋没再同意授权,坚持使用游客模式,他对此感到生气又困惑:“感觉车辆应该属于我,但事实上又不完全属于我。”
“未经车主同意推送广告,已踩中法律红线。”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三条明确禁止未经许可向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且必须提供拒绝接收方式;第四十四条则要求弹窗广告“一键关闭”。
“车主购买车辆后,车机系统的所有权应归车主所有。车企未经同意强制推送广告,实质上剥夺了消费者对车机功能的控制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付建补充道。
若购车时未提前告知广告推送事宜,则构成隐瞒重要信息,违反该法第十条关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
此外,若广告在驾驶过程中弹出,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安全驾驶”的要求。付建提醒,车主若因广告遮挡视线发生事故,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
-END-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青年报
编辑:小雅
审校:周华群
▼
推荐阅读
▼
A股全线飘红,超3900股上涨,半日成交又过万亿!海南自贸港概念掀涨停潮!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目前没有“自动驾驶”目标,“脱手脱眼”驾驶违法
6名大学生参观学习坠入浮选槽溺亡,中金黄金致歉,开盘股价跌超7%!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