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利帝豪又整了个新活,第五代车型亮相了,然后一堆善男信女就开始刷,说这内饰,有奔驰C级的味道了。
讲真,每当我看到一个国产车用“豪华质感”来碰瓷BBA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就感觉像是在看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特别荒诞,也特别真实。这不是碰瓷,这是吉利开窍了,悟了。它终于明白了,在咱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汽车真正的价值,一半在轮子上,一半在面子上。而面子,是可以靠装修解决的。
先看外观,第五代帝豪不装了,摊牌了。以前那个四平八稳、恨不得在脑门上刻着“我是你爹开的车”的形象,直接一把火烧了。换上了一张标准的“网红脸”,封闭格栅,眯眯眼大灯,贯穿式灯带,侧面再给你来个悬浮式车顶。这一套操作,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程序员,突然辞职去当了健身教练,还烫了个头。不能说脱胎换骨,只能说是基因突变。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你这变得也太快了。
但外观这东西,就是开胃菜。真正让大家高潮的,是那个所谓的“奔驰C级质感”的内饰。
坏了菜了,重点来了。什么叫“奔驰C级质感”?是说它的用料有奔驰那么好了吗?当然不是,你要是真信了,那你比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还值得关心。所谓的“质感”,不是材料科学,是玄学。是一种“我觉得它很高级”的氛围营造术。
你看第五代帝豪干了啥?双联屏,安排上;软包覆,加大加大加大;空调出风口,给你整成贯穿式的,旋钮咔哒咔哒的声音,给你调出高级的阻尼感。这一系列操作,就像你买不起几万块的爱马仕,但可以花几百块买个爱马仕的包装盒,然后把你自己的诺基亚放进去。打开盒子那一瞬间的仪式感,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吉利的阳谋,也是现在所有自主品牌正在进行的“掀桌子式竞争”。
在以前,大家对A级家轿的期待是什么?皮实,耐用,省油,完事儿。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规则里玩,比谁的积木堆得高。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市场不是存量竞争,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帝豪这种玩法,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所有同行:别跟我谈什么成本控制、什么品牌沉淀,我就问你,我这套“奔驰C级精装修”,你跟不跟?你不跟,用户就会觉得你抠门,觉得你没诚意。你跟了,你的成本就爆炸,要么亏钱,要么涨价。就问你怕不怕?
我有时候真的怀疑,现在车企的产品经理,是不是每天上班前都要先看三集《道诡异仙》,不然做不出这么颠的产品。
这种玩法,本质上是一种“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当所有人都还在吹自己的自动驾驶能识别多少个障碍物,智能座舱有多少万个APP的时候,帝豪突然跳出来说,兄弟们,别整那些虚的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L几都没用。真正的用户痛点,不是你的算力有多强,而是我坐进车里,我朋友会不会觉得我这车很便宜。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比作装修,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第五代帝豪做的,就是把一个毛坯房,给你整成了轻奢风的样板间。它用的材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请的设计师审美在线。它把钱都花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的开过几年破车的时候,你就懂了。一块硬塑料和一块软包覆带来的幸福感差异,比零百加速快一秒要真实得多。
这真的要把人逼疯。
那么,奔驰宝马会因此睡不着觉吗?当然不会。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厉害之处。会买奔驰的人,他买的根本就不是那套内饰,他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是那个能让他心安理得加塞的“任意门”。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是几百年来用无数金钱和故事堆起来的“信仰图腾”。他们的用户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追求性价比。
所以,第五代帝豪的这套“闪电战”,打的根本不是奔驰,打的是旁边工位上那个还在纠结要不要多加两个扬声器的同行。它成功地把A级家轿这个原本朴实无华的菜市场,升级成了勾心斗角的“A级蛊场”。大家都在一个罐子里互相撕咬,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蛊王。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所谓的“奔驰C级质感”,你把它当成一个梗就行了。它真正的意思是,帝豪在用一种自爆式的诚意告诉你:在10万这个级别,我能给你的,都给你了,甚至给了一些本不该属于这个价位的东西。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掀桌子的姿态。
它不是要干翻奔驰,它只是想让所有买A级车的用户在做决定之前,都无法绕开它。它用装修的思路,完成了一次对汽车价值的重塑。最终的结论,不是帝豪能不能打败奔驰,而是,人家的信仰,是用几百万个维修单和鄙视链堆出来的,你一个十万块的精装房,凭什么跟人家的移动神庙打?但你绝对能把隔壁的快捷酒店干得哭晕过去。
但能赢,就是能赢。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