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工亲授!夏季开空调3步走,制冷快还省油!

一到夏天,很多开车的朋友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烦恼:拉开车门那一刻,一股灼人的热浪迎面扑来,车里简直就像个大烤箱,方向盘烫手,座椅烫得人一激灵。

这时候,大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赶紧关上车窗,把空调开到最大,可往往会发现,这空调似乎不太给力,吹了好半天车里还是闷热,而且眼看着油耗数字往上涨,心里直犯嘀咕,是不是车子旧了,空调出毛病了,该送去修理厂看看了?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您的爱车并没有什么故障,问题很可能出在我们打开空调的方式上。

修理工亲授!夏季开空调3步走,制冷快还省油!-有驾

这里面藏着不少学问,如果操作对了,不仅制冷效果能立竿见影,还能在不知不觉中省下不少油钱,更能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咱们先来说说刚上车那会儿。

经过太阳长时间的暴晒,车内的温度常常会达到五六十摄氏度,甚至更高。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温度,车内的空气、座椅、仪表台都积聚了大量的热量。

如果这时候我们直接紧闭车窗,打开空调制冷,就相当于让空调系统去给一个巨大的、不断散发热量的“闷罐”降温。

空调压缩机需要拼尽全力去工作,但效果却事倍功半,因为它不仅要冷却空气,还要对抗车内所有物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自然感觉凉得特别慢。

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先给车子“退烧”。

上车之后,先不要急着开空调的制冷功能,也就是不要按那个“A/C”键。

可以先把车窗全部摇下来,然后打开风机,把风量调到最大档位,让它对着车外吹上一两分钟。

这个简单的动作利用了空气对流的原理,车内被晒得滚烫的、密度较小的热空气会迅速从车窗被吹出去,而车外相对凉爽一些的空气则会流进车内,完成一次高效的热量交换。

别小看这一两分钟,它能有效地带走车厢里大部分的热气,为后续的空调制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就好比给一个发高烧的病人先进行物理降温,而不是直接上猛药,效果会温和且有效得多。

修理工亲授!夏季开空调3步走,制冷快还省油!-有驾

等车里的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关上车窗,正式开始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了。

这时候,就要进行至关重要的一步操作,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或者搞错的一步,那就是内外循环模式的选择。

请找到您车上那个画着一辆小汽车、里面有一个循环箭头的按钮,确保它是按下去的,也就是开启“内循环”模式。

为什么一定要用内循环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两种模式的区别。

外循环模式,顾名思义,是让空调系统从车外吸入新鲜空气,经过冷却后再吹入车内。

在春秋季节,天气宜人,使用外循环可以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非常舒适。

但在炎热的夏天,车外的温度动辄就是三十七八度,开启外循环就等于在源源不断地把外面的热空气抽进车里来“加热”,这无疑是给正在努力制冷的空调系统帮倒忙。

空调压缩机需要持续高负荷地运转,来应对这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热空气,结果就是制冷效果差,发动机负担重,油耗自然居高不下。

而内循环模式则完全不同。

它关闭了与车外的空气通道,只对车内现有的空气进行循环制冷。

空调系统把车内的空气吸进去,冷却后吹出来,车内温度下降一点;然后再把这已经降了温的空气吸进去,再次冷却,温度就更低了。

修理工亲授!夏季开空调3步走,制冷快还省油!-有驾

这是一个封闭的、正向的循环过程,车内的温度会以非常快的速度降下来。

当车内温度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水平后,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强度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间歇性地休息,因为它需要处理的只是车内有限的、已经很凉爽的空气了。

这样一来,不仅制冷快,发动机的负荷也减轻了,油耗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所以在夏季,只要不是需要长时间跑高速担心车内空气沉闷,日常在市区里开车,建议全程保持内循环模式。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关键点,也是一个最违反我们日常直觉的操作:空调温度的设定。

很多人会想,我不想吹得太冷,把温度设定在25度或者26度,这样既舒服又省油吧?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合理,但对于绝大多数汽车空调来说,恰恰是错误的,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它和我们家里的变频空调不一样,它不是一个可以精细调节功率的设备。

汽车的定排量空调压缩机,基本只有两种工作状态:要么就是百分之百功率全速运转,要么就是完全停止工作。

我们调节的那个温度旋钮,实际上只是一个指令开关,它决定的是压缩机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什么时候停止工作,而不能控制它工作的“力度”。

那么,当我们把温度设定在比较高的26度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修理工亲授!夏季开空调3步走,制冷快还省油!-有驾

当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降到了26度以下,它就会命令压缩机停止工作。

但由于外界热量和车内人员体温的影响,车内温度很快又会回升到26度以上,于是传感器又会立刻命令压缩机重新启动。

这样一来,在整个行车过程中,空调压缩机就会处于一种频繁“启动-停止-启动-停止”的循环中。

这种频繁的启停会带来几个非常不利的后果:首先,极大地增加了压缩机离合器的磨损,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其次,压缩机每次启动都会给发动机带来一个瞬时的负载冲击,发动机会为了维持稳定转速而增加喷油量,这种频繁的冲击累加起来,实际上比让它稳定工作一段时间更费油。

很多朋友在等红灯时感觉车身会偶尔轻微抖动一下,转速表指针也跟着晃动,很可能就是空调压缩机在频繁启停造成的。

所以,最科学、最省油、也最保护空调的做法是:直接把温度调到最低(LO或者蓝色区域的尽头),然后用风量的大小来控制体感的舒适度。

当您把温度设到最低,就等于告诉压缩机:“持续工作,直到把车内温度降到极低为止。”于是,压缩机就会长时间、稳定地运转,让车内迅速凉快下来。

当车内足够冷了之后,它也会因为达到了一个很低的温度阈值而获得更长的休息时间。

这种“长时间工作、长时间休息”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启停的次数,既保护了压缩机,又避免了频繁启动带来的额外油耗,从综合能耗和零件寿命来看,反而更加经济。

如果您觉得太冷了,只需要把风量调小一两档即可,风机消耗的电量与压缩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还有一个小建议,关于空调出风口的方向。

为了追求快速凉爽,很多人喜欢把出风口直接对着脸吹,这样虽然一时痛快,但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头痛、感冒,对健康不利。

更科学的方法是,将中间的出风口叶片向上调节,让冷空气吹向车顶。

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大,它会自然下沉,这样就可以在车内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均匀的冷气循环,整个车厢都能凉下来,而且体感会更加柔和、舒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