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吉利博越实用体验记:空间、动力与小细节琐谈
新款博越刚上市那会儿,隔壁老王就忍不住拉着我去4S店看车。说是家里添了二宝,原来那台轿车后排坐着太挤。其实他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换SUV,只不过嘴上还装作犹豫,说什么“再看看”。结果进展厅没两分钟,就被这辆灰色的新博越吸引住了。
外观没啥花哨的地方,就是一股子吉利的稳重劲儿。前脸那个星河格栅,销售小哥介绍得眉飞色舞,说是叫“能量风暴”,镀铬条一根根往外散开。我摸了下大灯边缘,有点凉飕飕的金属感,大灯自动开闭这功能,他试给我看过——下雨天或者进地库挺方便,省得忘关灯亏电。还有那双L日行灯,我觉得晚上回村路口拐弯的时候辨识度高,不容易跟别家混淆。
侧面线条倒也顺眼,从头到尾一道腰线拉过去,看起来有点修长。窗户上沿镀铬饰条一直延伸到C柱,再配个黑顶,看着像悬浮似的,但又不是特别夸张。有意思的是车门下面防擦条做成和车身一个颜色,这点挺人性化——去年表弟媳妇停车剐蹭了一下,同色好补漆,不像有些SUV非整黑塑料杠子,一修就是一大片。
尾部亮点在于贯穿式尾灯吧。我夜里专门去拍过照,那光带很均匀,不刺眼也不暗淡,小区保安都说比以前老款更精神。不过整体还是偏低调,没有什么花俏造型。这种设计估计不少中年人喜欢,我爸看完只说一句,“不像那些妖艳货”。
尺寸方面,新博越算不上最大,但空间分配还算合理。我180cm身高,上前排试坐时头顶还能剩下一拳多三指距离,把座椅往后一调腿部绰绰有余。这座椅包裹性一般,不过软硬适中,高速跑长途屁股不会发麻。有次送娃去体校训练回来堵在环城路上两个小时,也没觉得难受,就是腰靠稍微短一点,要是能加个腰托就好了。
后排表现出乎意料地宽敞。同样身高的人坐进去头顶差不多还有一拳两指空隙,腿部怎么翘都够用,中间凸起才5公分左右吧(我拿42码鞋比划过),三个人短途完全OK。如果想搬大件东西,比如推婴儿车、放折叠床,把后排按四六比例放倒,很快就腾出接近纯平的大空间,上次帮邻居搬鱼缸就是这么操作的。他老婆还特意问有没有12V电源接口,好给氧气泵供电,还真找到了,在后备箱右侧,还有两个挂钩可以挂购物袋或水桶,用起来蛮顺手。
储物空间方面,有些细节挺贴心,比如前门板能塞下一瓶500ml矿泉水和把折叠伞,中控扶手箱深度15公分,我平时把手机充电器、小票据全扔里面;副驾手套箱容量8升,据群友自测连A4文件夹都塞得进去,不过有人吐槽没有阻尼,下雨天取东西要小心掉出来砸脚背。
动力系统属于典型家用风格。这1.5T发动机133千瓦功率、290牛米扭矩,其实已经不是啥新鲜技术,据维修师傅讲,这套总成吉利好多车型都在用,“成熟耐造”三个字。他自己买菜开的也是这个机头,说除了偶尔冷启动抖动一下(冬天明显),基本不用操心大毛病。变速箱7挡湿式双离合,在市区红绿灯起步不会闯动,高速巡航转速压得低,对油耗帮助很大。据销售随口提及NEDC工况6.8升百公里,不过实际城市走走停停肯定要奔9升去了,高速最好跑到6.5-7之间,比之前2.0自吸省油不少。“反正你舍不得踩油门它肯定省”,这是我们群里的老司机常挂嘴边的话。但急加速降挡稍慢半拍,每次超车预判提前一点比较稳妥,否则容易被出租抢道插队搞尴尬——亲测有效……
底盘部分嘛,是麦弗逊+多连杆组合,没有四驱可选,全系都是前驱布局。我对底盘滤震印象不错,小坑洼过滤干净,大颠簸比如减速带还是会咚一下但不生硬。不少朋友问悬架支撑怎么样?我的感觉偏舒适取向,你激烈驾驶别指望它跟运动型掰腕子。在县道烂路遇见石子弹跳声还能接受,没有松散异响出现,这块值得点赞。另外方向盘助力电子味十足——低速轻巧,一只手打轮停车毫无压力;高速则变沉不少,让人更踏实些。不过也听有人抱怨方向回正略慢半拍,新司机可能需要适应几天才能习惯。
内饰嘛,说不上豪华,但确实比上一代精致许多。一进驾驶位最显眼的是12.3英寸悬浮屏幕,用银河OS系统,可以语音控制导航、空调甚至玻璃升降。据售后技师透露,这套语音识别升级过,现在响应时间缩短到1秒左右,还支持连续对话模式。有一次老婆边开边喊“打开窗户”“导航回娘家”,它全听懂了,比她吼孩子管用……仪表盘10.25英寸液晶屏,可切换主题样式显示导航信息,对近视党很友好。而且现在USB Type-C接口终于安排齐全了(前后二共四个),手机充电不用抢位置。但中央扶手下面只有一个Type-A口,有时候插U盘音乐还得翻找转换头,小瑕疵吧。
座椅材质根据配置不同分织物和仿皮,我们选的是仿皮版主驾六向电动调节,总体填充厚道,两侧支撑恰当,不软塌塌但也不会硌屁股。不过有群友吐槽夏天暴晒以后仿皮温度太高,下班摸上去烫屁股,他后来自己买了通风垫解决问题。另外CN95级滤芯+负离子发生器是真的灵敏,每逢雾霾天气打开空调不到五分钟PM2.5数值立马下降不少,对鼻炎患者非常友善。据售后的哥们私聊爆料,他们最近发现某批次音响扬声器固定螺丝偶尔松脱,会导致高速行驶共振异响,如果碰巧遇见建议赶紧返厂紧固处理一下,也算冷知识提醒吧!
配置层面其实并没有堆砌太多噱头功能,该有的都有:自动驻车、电子驻刹这些标配,还有无钥匙进入/启动、中控锁联动车窗等便利项。不少年轻用户关心CarPlay/CarLife互联兼容性,经连接稳定不卡顿,但微信投屏暂未开放,需要等待OTA更新推送才行。今年初本地交警查酒驾严厉,有一次临检看到副驾驶安全带未系报警提示贼灵敏,还以为误报,其实只是同事衣服压住卡扣触发传感器而已,被交警叔叔教育了一番……
最后聊聊养护琐事。今年春季首保免费做完之后,我特意咨询维修站技师关于常规易损件价格,他笑称:“你放心,国产件便宜死不了。”比如空气滤芯不到60块钱,更换工时费50元以内;火花塞每支70元上下,全套下来400元出头。一位东北网友曾经分享他的经验:冬季零下20℃冷启动发动机声音嘶哑,多热几分钟即可恢复正常,无需担忧严重影响寿命,只要按期保养基本无忧。当然轮胎如果磕坏只能自认倒霉,目前原厂215/60 R17规格市场价约400-500元每条,比进口品牌便宜一些,但是抓地力一般般,下雪结冰道路建议及时更换雪地胎,否则打滑风险较大,本人去年差点冲沟里翻船,好险!
至于二手行情,目前来看跌幅相对温和。本市一家旧机动车市场收购经理透露,两年内残值率保持七成以上,只要事故记录干净、不泡水火烧,相对容易转让出去。他们经常碰见企业客户批量采购这种车型作为公务通勤车辆,因为可靠、省事、省钱,又方便统一管理。如果哪一天真想置换升级,也不用愁卖不掉砍价狠,到时候直接联系熟悉商贩谈条件即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