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真的会“放坏”吗?很多不开车的朋友肯定心里嘀咕过,要不我这车安安静静呆着,不开省油、也不出事,岂不更好?可真是这样吗?这事我要是不唠唠,真怕你们哪天“铁疙瘩”罢工,砸手里才想起来后悔。其实,很多人都大意了,车这玩意真不是“放养型生物”,不搭理它它还就真罢工给你看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辆车如果长年累月不动,它是怎么“自我毁灭”的?咱们就不用搞长篇大论了,直接上大白话。首先,问问你自己:你有过半年甚至一年没碰过车吗?再有,哪回你上去一拧钥匙,仪表盘黑了,啥反应没有,那一瞬间的心情,是不是想骂人?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摊过这个事。为啥?最薄弱的就是电瓶。电瓶这玩意看着憨憨,其实是纯消耗品。你以为车熄火了,电瓶“下线休息”了?实际上,车上的电子系统还在偷偷地“吸血”——什么行车记录仪、防盗,老老实实吸着你电瓶电,等你哪天想开,电早没了,比你手机电用得还快。所以你看,车长时间不启动,电瓶绝对先躺下,动不动搭电救援,浪费谁的时间?
说到这里就有朋友问了,难道非得天天发动吗?有必要搞那么勤吗?其实不用。正常家用车,平均一周发动一回,哪怕原地怠速个十来分钟,基本没太大问题。如果你想省心又省事,买个智能充电器,两百块解决所有烦恼。最怕的就是直接任其“自生自灭”,等你半个月一月兴致大发想开车,发动机一丁点反应没有,那你乐呵去吧。还有一种“狠人”方案,干脆把电瓶负极断开,隔绝一切“偷电分子”,但记住了哈,断之前所有电器必须都关了,不然有的系统容易出bug。
说电瓶,有朋友就要问了,机油需不需要管?辛辛苦苦加的全合成机油,如果半年不启动、一年不发动,它照样会变质。“机油变地沟油”不是玩笑话。不管你公里数有多少,这化学反应不跟你讲道理,接触空气氧化就老老实实变质。外观上它还光鲜亮丽,其实活性已经打骨折。那些盯着5千换、1万换机油的师傅,只盯行驶里程那是“看热闹不看门道”。真正会养车的人都知道,十个月、一年没开也该换油了,尤其是半合成和矿物油,更是耐不住。别跟自己钱包过不去,到头来拉缸烧机油就得不偿失了。
再说说你车子底下那一圈——轮胎。你以为不动它不会坏?错!轮胎可最娇气。四只脚丫子老老实实趴地上,时间一长就跟你双脚发麻是一样的。中国地儿大,南方湿气重、北方冬天冰冻,停三五个月,轮胎局部受力地方真能鼓包甚至裂开。你没事可以下楼瞅瞅,有些胎侧已经开始发胖,就跟小孩子吃多了肚子鼓包一样难受。还有些豪横的甚至案板上垫木板,真当轮胎席梦思。其实最实用办法就是胎压打高0.1~0.2,时不时给轮胎挪一挪,那点力气花得不亏。不然好好的轮胎一换四(动辄一俩千),心疼得肝儿颤。
而底盘永远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开过车才知道,什么鸟屎、尘土、下雨水雪、融雪剂啥的,混一锅进底盘,时间久了生锈简直轻而易举。有些老车主笑着说“我车开七八年了不生锈!”拜托,那叫你没看仔细。洗车顺带冲底盘,成了不少老司机的习惯,不是闲的,是知道锈起来那叫猝不及防。更厉害的可以买底盘装甲,喷上一层又防锈又隔音,比新买时候还强。特别是北方那会被冰雪盐水坑惨了的城市,底盘锈了买药都晚。所以,你那点勤快麻烦,远远低于锈完未来修底盘的麻烦。
“空调长霉”这一条其实真隐蔽。不少家庭车,夏天开两个月,接下来半年成摆设。可你知道吗,那里面滋生出的霉菌和细菌堪比老式马桶圈。上一回打开空调,闻见点怪味,你别笑,那是小命“提前报警”呢。现实情况是,空调蒸发箱只要不注意,三五个月真能长得一堆菌,尤其是停外面的车潮湿得快。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启动后先搞外循环吹吹风,让里面湿气排掉,其次定时用蒸汽或者专业清洗,别等味道出来再说后悔。滤芯也是消耗品,有条件的多加几块钱买活性炭滤芯,效果立竿见影。别心疼那几百块,要不然后面鼻炎咳嗽全家享受。
再继续扒扒,那些年踩过的“养车大坑”真不少。比如啥?有人拿清水当玻璃水,冬天下雪一喷就冻成冰疙瘩,玻璃全蒙。还有人琢磨啥“高档蜡”,给车皮猛打,指望保值,结果越打越花,开个车像给儿子穿皮裤。还有那不省心的家伙,嫌洗车贵、家里洗衣粉搓一搓,车漆损坏哭都哭不出来。说真的,保养车绝不是糙汉主义,也别娇惯得像宠物犬。养在合适处,花在刀刃上,才是正道。车这玩意,本来就是消耗品,你不给它花钱、它就让你多花钱,要么主动按时处理问题,要么被动被修理费割韭菜。
要问我怎么看,不如你们自己想想:你车什么时候动过?你平时觉得“我不拉高速、不长途、少上路,省事又省心”?其实,车这种东西,怕的就是憋死。汽车跟人一样,整天窝家里除了偷懒就剩下出毛病。你养得细致,它上一年健健康康,养得糙,三年两头修,修到心态爆炸。你要问,“养车省钱的真理是啥?”答案只有一句话:贪省事省钱当下,注定为未来麻烦多花钱。
有些事情道理其实不难懂。就看你值不值得未雨绸缪——维护好你的“铁疙瘩”,远离保养雷区,不给自己未来加堵。否则等哪天你拖着行李要出门,发现一堆灯亮不起来,轮胎变成方的,发动机一动不动,四五千上万的修理大单等着你,哭都来不及。
到这里,大伙也差不多明白了,不管你是天天通勤型用户、还是一年就自驾两回的“躺平车主”,别想着“放养”真的省心。养车其实就是养生活的心态。适当启动,定期检查,该换的换,别想着以不变应万变。最后想问一句,各位的“铁疙瘩”多久没动过?碰过哪些让人抓狂的保养糟心事?都是老司机,咱评论区说点真心话,互相抖擞抖擞那些不可思议的“养车翻车事故”也好——攻防指南永远不嫌多,大家一起少花冤枉钱,才是正道。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