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威马汽车“复活”之旅

说实话,前两天路过一家新开的新能源车市,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LOGO——威马。我愣了一下,心里嘀咕:“威马不是‘凉了’吗?怎么又支棱起来了?” 曾经和蔚来、小鹏、理想并称“造车四小龙”的威马,一度因为资金链断裂、工厂停产、车主售后无门,被全网唱衰。可现在,它居然又回来了,还带着新车、新名字、新模式,说是“重生”。这事儿,真有点“打脸”的意思。

我忍不住走进去,想看看这个曾经“跌冒烟了”的品牌,到底想怎么翻盘。结果一聊,发现这波操作还挺有意思。新威马,不叫“威马汽车”了,改叫“MAVO威马”,名字一换,感觉都想重新做人了。他们说,现在背后有新资本加持,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都重新梳理了一遍,甚至承诺老车主也能享受新的售后服务。听着挺诚恳,但我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消费者还买账吗?

先说这台“重生之作”——MAVO威马M7,定位中型纯电SUV。第一眼看到实车,我得说,这颜值,真有点“上头”。溜背造型,风阻系数压到了0.23Cd,这数据在同级里算是顶呱呱了。前脸贯穿式灯带+矩阵大灯,妥妥的“灯厂”水准,晚上开出去,辨识度直接拉满。车身线条干净利落,没有多余折痕,属于那种耐看型。我问销售:“这设计是不是有点像某家新势力?”他笑而不语。但说实话,能抄作业还能抄出点新意,也算本事。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内饰,不像是一个“破产重组”过的品牌该有的水准。用料挺扎实,软包+皮质覆盖,中控一块32英寸的贯穿屏,科技感直接拉满。车机系统是全新的,基于高通骁龙8295芯片,反应速度飞快,语音助手响应也挺灵敏。座椅是NAPPA真皮,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后排还能电动调节,舒适性这块,威马算是把“老本行”捡回来了。当年它家EX5、EX6的座舱体验就不差,现在更是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

动力方面,M7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单电机最大功率272马力,百公里加速6.8秒;四驱版综合功率490马力,百公里加速只要3.8秒。这性能,别说家用,就算你偶尔想“激情驾驶”一下,也完全够用。续航有75kWh和100kWh两个电池包可选,CLTC最高能到710公里。我试驾了一圈,动力输出平顺,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很整,没有松散感。车辆底盘设计低重心,过弯时侧倾抑制得不错,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也很自然,不像某些车,一转弯就“刹车点头”,让人晕。

实探威马汽车“复活”之旅-有驾

智能化是这波“重生”的重头戏。MAVO威马M7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主动刹车这些都有。高配车型还上了激光雷达,说是为后续OTA升级高阶智驾留了后路。我在高架上试了下NOA导航辅助驾驶,变道逻辑清晰,跟车距离可调,整体表现稳扎稳打,不激进也不拖沓。虽然比不上“第一梯队”的那几位,但放在20万级纯电SUV里,算是支棱起来了。

安全性也没含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70%,全车8气囊,还通过了中保研和C-NCAP双五星安全标准。我特意问了三电技术,电池做了IP68防水防尘,还有热失控预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这年头,电池安全可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儿,威马这次没敢马虎。

那问题来了,这车现在卖得怎么样?有没有人买单? 我跟几个潜在车主聊了聊。有人说:“以前威马出事儿,我挺心疼的,毕竟也算国产新势力的‘老咕噜棒子’了。现在看它能回来,还把产品做得这么扎实,愿意给一次机会。” 也有人说:“怕就怕‘重蹈覆辙’,万一哪天又停产了,售后怎么办?” 这确实是痛点。但MAVO威马这次承诺,所有新车都享受终身质保,老车主也能进新服务体系,算是下了点“真金白银”的决心。

咱们再横向比比竞品,看看它到底有没有“真香”实力。

先看比亚迪宋PLUS EV。这可是“国民神车”,销量常年霸榜。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网点多、三电技术成熟,养车成本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内饰质感一般,车机系统偶尔卡顿,智能化水平落后一截。你要的是稳妥踏实,宋PLUS EV没毛病;但你要科技感和驾驶体验,它就有点“买菜车”味儿了。

实探威马汽车“复活”之旅-有驾

再看小鹏G6。这车主打智能,800V高压平台、城市NGP、双激光雷达,配置直接拉满。智能化这块,小鹏确实顶呱呱。但问题在于,价格偏高,低配没有激光雷达,想体验高阶智驾得上高配,落地接近30万。而且小鹏最近也面临销量压力,终端优惠少,性价比不如从前。

最后看特斯拉Model Y。这车不用多说,“车界网红”加“装逼利器”,品牌力强,操控好,百公里加速快得离谱。但内饰“毛坯房”风格劝退不少人,舒适性配置少,座椅硬,噪音控制一般。你要的是极致驾驶和品牌光环,Model Y是首选;但你要的是全家舒适出行,它就有点“油老虎”(电老虎)的意思了,毕竟能耗不低。

这么一圈比下来,MAVO威马M7的定位就很清晰了:在20-25万区间,提供一个颜值在线、内饰豪华、智驾够用、续航扎实的“六边形战士”。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堆料堆到发烧,而是把每一块钱都花在消费者能感知的地方。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让人觉得靠谱。

当然,挑战也不小。品牌信任重建需要时间,渠道和服务网络还在恢复期,市场认知度还没完全回来。但至少,它迈出了第一步,产品力也拿得出手。比起那些只会画饼、PPT造车的“网红”,MAVO威马这次是真想好好造车了。

实探威马汽车“复活”之旅-有驾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考虑购买这台“重生”的威马吗? 它曾经让你失望,现在又带着诚意归来。你觉得这个车怎么样? 是选择稳妥的比亚迪,还是科技先锋的小鹏,亦或是品牌光环的特斯拉?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