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

上汽大众最近,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干了件让整个行业,尤其是新势力们看了都得愣一下的事儿——给途观L Pro、帕萨特Pro这些吭哧吭哧冒着热气的钢铁疙瘩,装上了高阶智能驾驶。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心态。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心态。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大众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不叫什么战略,这叫发疯。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讲真,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所有人都默认了一个潜规则:智能驾驶是电车的专属副本,燃油车就该老老实实地待在新手村,负责提供情怀和可靠性,然后被时代慢慢淘汰。大家都很体面,电车负责仰望星空,油车负责照顾那些不敢碰电车的“老同志”。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结果大众直接把这个默契撕了。他们搞的这个“油电同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凭什么开电车的就能在高速上解放双手,我们开油车的就得苦哈哈地握着方向盘?不公平!我们要把电车吹的牛逼,在油车上重新实现一遍。

于是,那个叫IQ.Pilot的东西就出来了,直接给你高速NOA,端到端那种。

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降维打击。

你以为大众是在跟新势力抢客户?错了。大众这波操作,本质上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它演给那些想换车,但又对电车充满恐惧的中年男人看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纠结了。

你看着隔壁邻居换了台新势力,天天在朋友圈秀自动泊车,秀智能座舱,你心里痒不痒?痒。但一想到充电桩、续航焦虑、冬天打骨折、保费暴涨、二手车价血崩这些破事儿,你瞬间就冷静了。你怕的不是电,你怕的是麻烦。

你想要的是什么?是开着一辆你爹那辈就开的、你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修的、全国任何一个汽修厂都能给你换机油的、加满一箱油能跑一千公里的、绝对不会把你扔在高速上的、熟悉得像你老婆一样的车。同时,你还想拥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能让你在朋友面前吹牛逼的智能科技。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你既要又要还要,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现在,大众告诉你:诶,你的痴心妄想,我给你实现了。

帕萨特,够不够经典?途观,够不够德味?现在,它们装上了“任意门”。你不需要去理解三电系统,不需要去研究电池化学,你只需要像过去一样,拧钥匙,挂D挡,踩油门,然后在上了高速之后,按一个钮,车子自己开了。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这简直是把修仙的法术,硬塞给了一个武林高手。本来人家玩的是降龙十八掌,金钟罩铁布衫,讲究一个扎实稳健。你现在倒好,直接给他通了电,变成了雷电法王杨永信,一手闪电五连鞭,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他们辛辛苦苦教育市场,告诉消费者智能和电动是绑定的,是买一送一的套餐。结果大众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直接把套餐拆开卖了。这属于掀桌子,最好的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我必须承认,我把大众比喻成一个急了眼的武林高手,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它不是在创新,它是在续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给燃油车这个品类,强行续上一口真气。

当然,你非要跟我聊技术,说大众这套NOA跟华为、小鹏比怎么样。我只能说,别聊了,没意义。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从来不在特斯拉,不在代码,而在中国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你的算法再牛逼,能算得过一个不走斑马线、逆行还带漂移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先进,也挡不住一个从绿化带里突然窜出来的电三轮。

所以,大众这套智驾的本质,不是让你真的撒手不管,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一种“你看,我也有”的心理满足感。它让那些坚守燃油车的用户,在面对电车车主的炫耀时,能有底气说一句:你那个功能,我车上也有,而且我没有续航焦虑。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这就够了。但能有,就是能有。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辆帕萨特,十年了,漆面还跟新的一样,德国人的油漆工艺是真没得说。

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会买大众的人,他喜欢的可能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饼,而大众最值钱的,可能就是这种“我虽然慢了半拍,但我总能跟上”的稳重感。这是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大众掀桌子,新势力傻眼了:凭什么智能驾驶只能电车有?-有驾

这当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属于是给ICU里的病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能活多久看天意。毕竟,把大象塞进冰箱需要三步,而把智驾塞进油车,也需要巨大的成本和决心。大众愿意干这个,说明它是真的急了,心态爆了。

所以大众这波能赢吗?不知道。

但它成功地把水搅浑了,让新势力们不能再舒舒服服地用“智能化”这个标签去收割用户了。它告诉市场,智能化不是电车的专利,油车也可以。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这个黑暗森林里,不存在体面和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从这个角度看,让所有人都很难受,让所有人都得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势,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大众选择了在成盒之前,先蹦个迪。这他妈才叫摇滚!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