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L,撕裂的秋天:一半人等降价,一半人等新车
哈喽大家好,又见面了。
不知道各位最近刷社交媒体,有没有被四个字加一个代码给刷屏——“Model YL,金秋见!”。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个新出的联名月饼,想着这年头连月饼都开始搞期货了。结果点进去一看,哦,原来是特斯拉要出新车了。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而且特别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我前两天刚送一个朋友去高铁站,他被公司“优化”了,准备回老家歇一阵子。我们俩在候车室坐着,他拿着手机给我看,说现在找个工作太难了,一个岗位投简历的能有几百上千人,好多公司薪水还玩“背刺”,面试说好的一万,发offer的时候就成了八千,还加了一堆苛刻的KPI。
你看,这就是我们很多普通人的真实体温。大家嘴上说着“搞钱”,心里想的其实是“求生”。消费降级这个词都说得有点过时了,现在很多人过的日子叫“消费消失”。能不花的钱,一分都不想多花。安全感这东西,成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奢侈品。
在这种大氛围底下,你再看“Model YL”这个新玩意儿,就感觉特别魔幻。我特地去查了查,这车的产品信息写得明明白白:纯电、六座、车长近5米,轴距超过3米,定位是“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你看这一个个的标签,哪个不是冲着那些生活优渥、追求品质的中产家庭去的?
最关键的是价格。虽然还没公布,各路大神预测,怎么着也得在40万左右。40万,这个数字现在听起来,感觉离普通人的距离又远了一点。它就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把世界清晰地划分成了两个部分。门外是像我朋友那样,为了一份八千块的工作挤破头的人;门内,则是那些正在考虑要不要给家里添一辆豪华六座SUV的人。
特斯拉这一招,从商业上讲,绝对是顶级的。它太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了。现在还能撑得起这种消费的,不就是那批人嘛。他们有家庭,有孩子,需要更大的空间;他们有体面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需要一辆车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阶层。这把刀,切得那叫一个精准。
它也恰恰暴露了我们当下最大的一个困境。我们的经济,好像越来越依赖于服务那一小撮头部人群了。你看满大街的商场,关掉的都是那些平价小店,新开的都是些奢侈品、高端餐饮。咱们的很多产业升级,听起来高大上,又是AI又是智能制造,可落到市场上,最终好像都变成了怎么更高效地从有钱人兜里掏钱。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诡异的循环。多数人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不敢消费,导致市场萎靡。企业为了活下去,只能把目标瞄准那些还有消费能力的人,推出更贵、更高端的产品。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割裂感,让普通人感觉自己被时代抛弃了。
一个Model YL,它当然解决不了青年失业问题,也缓解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它甚至都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技术革命,无非就是把车子拉长了一点,多塞了两个座位。它就像是给一个已经很拥挤的宴会厅,又硬生生加了一张更豪华的桌子,然后对着外面还在排队的人说:“你们看,我们这里多热闹。”
所以,“金秋见!”这句口号,我听着五味杂陈。对于能买得起它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秋天。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呢?我们想在秋天见到的,可能不是一辆新车。
我们想见到的,是招聘网站上的岗位多一点,工资高一点;是我们楼下的小饭馆能撑下去,老板脸上的愁容少一点;是我们交的养老金,能真的让我们老有所养,而不是一个遥远的数字。
这个秋天,大家真正想见到的,恐怕是一种确定性,一种普通人也能触摸到的,向上的希望。
好了,今天就瞎聊这么多。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