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圈崩了,奥德赛其实不比赛那差,可惜人们只会选大的
"三十万买MPV,现在谁还看奥德赛?"这话听着耳熟吗?打开销量排行榜,奥德赛、艾力绅这些曾经的加价神车,现在月销一千多台的数据确实惨淡。但你要是真开过奥德赛,可能反而会问:这车用着挺顺手,怎么就没人买了?
尺寸焦虑背后的真相
现在MPV市场有个怪现象——车长没五米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塞纳5米16,腾势D9五米25,就连国产的岚图梦想家都敢做到五米三。对比之下,奥德赛四米八六的车长就像误入巨人国的小矮人。
可现实是:多数人买MPV根本用不上第三排。有4S店销售偷偷说:"十个客户里八个问第三排空间,真买回去当四座车用的倒有九个"。奥德赛恰恰抓住了这个痛点,转弯半径5.4米,老小区侧方停车一把进,这才是真实用车场景。
被低估的实用主义
现在的奥德赛有多划算?低配裸车跌破18万,混动油耗5.88L,保养四百块搞定。对比塞纳加价提车那些年,现在简直是白菜价。但消费者不买账了——宁可多花十万买更大的车,就为过年回村那两天能多装两箱土鸡蛋。
起亚嘉华就是个活案例。这车在北美和塞纳打得有来有回,国产后月销三位数。论配置,二排座椅带腿托+小桌板;论空间,三排立起来还能塞四个行李箱。可消费者就认准了:"韩系车?不考虑"。
配置竞赛的囚徒困境
现在的MPV市场像极了手机圈军备竞赛。冰箱彩电大沙发,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车企恨不得把客厅搬进车里。但有多少人真需要这些?多数家庭用户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省油、好开、别老修。
奥德赛恰恰输在这点上。底盘隔音差、车机系统卡顿、辅助驾驶约等于无,这些缺点在配置表对比时特别扎眼。可真正开过的人都知道:混动系统丝般顺滑,魔术座椅灵活多变,这些写在纸上的"落后",反而是日常用车最实在的体验。
消费心理的集体转向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现在买MPV的,十个有八个会对比GL8。不是说GL8不好,但这车本质上还是商务接待工具。家用消费者跟风买GL8,就像普通人非要买专业单反——参数牛逼,实际用到的功能不到三成。
反观奥德赛车主群体,多是二胎家庭或个体商户。他们算得清楚账:市区通勤油耗省一半,二手车残值高两成,维修保养便宜三成。这些精打细算的优势,在短视频平台的"大就是好"声浪中,早被淹得没影了。
未来的可能出路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奥德赛这类中型MPV或将迎来转机。随着新能源车补能焦虑显现,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动车型可能重获青睐。若是本田能针对隔音、车机做针对性升级,再配上更有诚意的终端优惠,这车完全有机会杀回主流阵营。
说到底,选车这事和挑对象一个道理。网红脸看着风光,过日子还是实在更重要。当更多人意识到"够用就好"时,或许就是奥德赛们翻身的日子。只是不知道市场,还愿不愿意给这些务实派机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