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8,这名儿,颇有几分赛博朋克的调调。5月9号亮家伙,预售价格划在13.98到17.38万这个区间。老实讲,这价位段,强敌环伺啊。
先聊聊这车本身。皮囊什么的,各花入各眼,不必赘述。它的吸睛点在于智驾系统,划分H1到H9若干段位,顶配能解锁城市无图NOA和高速NOA。说白了,就是自动驾驶辅助,能在某种程度上把你的手脚给“释放”出来。
只是,这里头门道不少。自动驾驶这玩意儿,眼下还算是个前沿玩意儿,技术精进到何种地步?敢不敢彻底交付信任?恐怕不少老铁心里都得犯嘀咕。
再来说说身价。13.98万起步,顶配逼近18万。这个价位,能拿下合资品牌的紧凑型SUV,也能入自主品牌的中型SUV,甚至跺跺脚能上个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轿车。选项太多,星耀8想出人头地,单凭“智能”这个由头,恐怕有点悬。
有人摆谈,现在新能源车都爱往里“塞”配置,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花样都装进去。但真是多多益善吗?消费者真正要的是啥?是眼花缭乱的玩意儿,还是稳扎稳打的性能,以及真真切切的用车体验?
再者,当下车企都在卷智驾,卷续航,卷零百加速。但似乎鲜有厂家真正留心用户体验。比方说,车机系统操作够不够丝滑?座椅够不够巴适?储物空间够不够顺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反而更能左右用户的用车感受。
咱们不妨换个脑回路想想。现在后生仔买车,除了代步,更稀罕啥?是社交。车不单单是个交通工具,更是身份的标签,是生活方式的外延。是以,车企在营销上,也得多费思量,让消费者觉得,入手的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一种生活格调。
归根结底,造车不是简单的硬核技术堆砌,而是要领会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期盼。星耀8想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里扎稳脚跟,不光要仰仗硬实力,更要仰仗软实力。
实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迈开了大步。但同国际一流品牌比肩,我们还有不少要取经的地方。比如,在品牌文化营造这方面,我们还稍显单薄。怎样打造具有中国风骨的汽车品牌,让消费者引以为傲,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
回到星耀8,它的面世,无疑给市场增添了新的变量。但最终能否赢得消费者的首肯,还得看它在实操中的表现。毕竟,真金不怕烈火,好车不怕试驾。
区区一个预售价,就足以窥见车企的雄心壮志。可是,消费者买不买账,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