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表妹在旧车市场看上一辆2019年的二手本田思域,车主开价8万,表妹一看车漆锃亮、里程才7万公里,当场心动得不行!
赶紧拍照问我意见,可我这外行两眼一抹黑,只能赶紧查资料、问行家。
结果发现,买二手车的门道可太多了!
去年朋友就吃过亏,合同里藏着“服务费”“检测费”,过户时费用蹭蹭涨,气得他直跺脚。
如今表妹这车,价格看着诱人,但车况到底咋样?
7万公里算不算“高龄”?
隐藏费用会不会卷土重来?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买二手车到底怎么避坑!
价格别光看表面,车况才是硬道理!
这辆2019款思域,新车指导价13.99万,二手报价7.58万,乍一看挺划算。
但二手车价不能只看数字,得结合车况!
比如这车右后翼子板有喷漆修复,虽然不影响开,但可能暗示剐蹭甚至小事故。
表妹这种小白,千万别被“无大修”忽悠,一定得带懂行的朋友或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车,重点查发动机、底盘、变速箱。
比如启动时听发动机有无异响,看底盘有没有生锈变形,变速箱换挡顺不顺畅,这些才是核心成本!
7万公里不算“高龄”,但保养记录必须查!
7万公里的车,如果保养得好,性能还能抗几年。
但重点看保养记录!
比如本田一般5000公里或半年一保养,这车如果全程4S店保养,且换过正时皮带、刹车片等易损件,那还算靠谱。
要是记录不全,就得警惕:轮胎磨损是否均匀?
机油是否浑浊?
火花塞有没有积碳?
这些细节分分钟暴露真实车况。
合同里的“隐藏费用”比车漆还扎心!
朋友上次被坑的“服务费”“检测费”,就是典型的合同陷阱!
买二手车一定白纸黑字写清费用明细,要求车主或车商承诺“无额外收费”。
另外,优先选官方认证的二手车渠道,比如本田的“喜悦二手车”,虽然价格稍高,但车况透明、售后有保障,小白也能少走弯路。
别迷信“低价捡漏”,小心事故车、泡水车!
如果车主急着低价出手,尤其是报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比如同款车均价8.5万,他卖7万),一定要多问一句:为啥这么便宜?
查保险记录、维修记录,排除重大事故或泡水风险。
比如内饰有没有霉味?
安全带根部是否发硬?
这些都能帮你避开“药罐子车”。
二手车不是不能买,但千万别光看脸(车漆)!
从车况到合同,从保养记录到隐藏费用,每一步都得瞪大眼睛。
表妹这车到底值不值?
我的建议是:先验车、再砍价,费用明细写进合同,官方渠道更省心!
毕竟买车是图方便,不是买烦恼。
大家如果也有买二手车的经历或避坑妙招,欢迎评论区唠唠!
点赞转发给身边想买车的朋友,帮他们少花冤枉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