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华为开了个鸿蒙智行发布会。
发布会上华为直接来了一手三界齐发,带来了智界新款R7、新S7、问界M8纯电版SUV、新问界M7、尚界H5……一系列新品。
黑马算了一下,时至今日,算上智选车模式和Hi模式,华为已经和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8大国有车企有了合作。
车圈魅魔说是。(bushi)
虽说目前5界已经有点饱和的意思了,但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几个珠玉在前,鸿蒙智行的赋能对于很多传统车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就在上周,8月22日中国第一个豪华轿车品牌红旗,宣布将于明年推出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车型,包括了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服务等。
虽然红旗没有像赛力斯、奇瑞、江淮、一汽、北汽一样直接加入鸿蒙智行的行列,但华为也以技术供应商的身份进行了深度赋能。
此次合作采用了华为最顶级的HI模式(Huawei Inside),区别于早期北汽极狐的试水方案,而是从芯片层(昇腾AI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算法(ADS 3.0)到云端服务的全栈重构。
消息称,红旗9系全系及未来新车型有望明年全面应用华为方案。
说实话,让红旗“投奔”华为这事儿,2023年那会儿就被讨论过一波了。
彼时华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刚刚发布,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打广告“欢迎有实力的车企加入车BU的拆分合作,比如一汽。”
而一汽旗下,这个在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品牌——红旗,不免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毫不夸张的说,红旗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第一颗明珠,几乎所有中国人,哪怕从未亲眼看见过它的辉煌,都会有一种刻在血脉里的情怀。
1956年,一汽历时6年终于建设完工,而第二年,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CA71也是红旗轿车的前身,就诞生了。
1958年,参考了林肯、凯迪拉克等多款知名车型的纯手工轿车CA72诞生,被正式命名为“红旗”。
1959年国庆,CA72首次担任检阅车。
后来,红旗又推出了三座车型CA770,搭载了220马力的V8发动机,也是第一代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红旗轿车,大名鼎鼎的金葵花标也是在这款车上首次出现。
CA770开始成为高层主要用车和外宾接待用车,自此,红旗和国车画上了等号。
可惜的是,红旗并没能延续这份辉煌,1981年红旗宣布停产,直到15年后的1996年才再次复产。
但这一次,红旗受技术限制和生存压力,走上了“套壳”的贴牌路线:
1996年引进奥迪100推出了(相对)平价车型CA7220;1998年和福特合作,在98款林肯城市的基础上推出了豪华旗舰车型CA7460;2006年又和丰田合作了红旗HQ3。
但红旗的存在感一直起起伏伏,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国民豪车”,同时在此后数年时间里,红旗的战略也在不断调整。
2012年,一汽在人民大会堂宣布“红旗”回归,推出了L、H两个整车系列;
2018年,一汽又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全新的“红旗品牌战略”,用新车标代替了沿用了54年的金葵花车标,推出了L、S、H、Q四个系列。
此后数年间,红旗的产品车型扩充到十多款,包含了轿车、SUV和跑车的高端车型。
其中超跑红旗S9限量70台,售价1500万起。
2023年,红旗又发布了“红旗品牌新能源战略”,宣布2025年新能源销量目标50万辆。
2024年红旗在北京车展上正式推出高端子品牌“金葵花”,包含了国礼、国雅、国耀、国悦四大系列。
其中,国礼作为国家礼宾用车最高水平,售价718万起。
2024年,红旗品牌销量达41.18万辆,同比增长17.4%;2025年6月单月销量突破5.18万辆,同比增长28.7%,上半年累计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11.8%。新能源车型增速显著,2025年4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40%。
但可能是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平价车型成为了红旗的销量主力。
有数据显示,售价16.58万起,主打网约车渠道的新能源轿车红旗E-QM5(月销6775辆)、售价15.98万的轿车红旗H5(年销15万辆)、和售价18.38万元的SUV红旗HS5(年销8.7万辆)是销量主力军。
有时候打车遇到一辆红旗,说实话还挺难绷的,不是说红旗追求销量和盈利不对,但总感觉离印象里的“国车”好像越来越远了。
与此同时,红旗的中高端车型(30-80万元区间),例如H9(月销不到800)、HS9(年销3000左右)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电依赖外部、智能化代差明显、续航也存在争议,品牌价值又被走量车型稀释……
前段时间尊界S800发布,更是绕开了红旗,直接代表了中国豪华轿车,仅用67天订单就破万。
和红旗国雅140万的起售价比,尊界S800顶配售价也不过101.8万元,但却拥有L3级智驾、800V超充、四座零重力座椅等配置,严重威胁了红旗在国产高端市场的地位……
而另一边,华为推出的智选车和Hi模式,真的实打实把不少“老家伙”拉了回来,加上与华为合作带来的赋能,在声量上也远超寻常厂商。
所以不少网友一直在期待红旗和华为的合作。
就是说,如果把红旗的品牌底蕴和华为的技术相结合,红旗是不是就能重回曾经的样子,成为真正能“扛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国民汽车”?
我由衷希望红旗能够完成命运的变轨,加速智能化的跃迁,完成产品迭代升级。
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不仅是汽车市场内卷,华为的合作伙伴也难免有互相掣肘的时候。
更何况红旗仅与华为达成了全栈解决方案的合作,差异化战略的棋子依旧由红旗手执。
与华为达成合作并不代表高枕无忧,更激烈的竞争还在等待着红旗……
撰文:柯然
编辑:小马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