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小鹏不再只是车企,而是具身智能公司

站在2025年11月5日小鹏科技日的舞台上,何小鹏的宣言掷地有声:“小鹏不再只是一家车企,而是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一家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何小鹏:小鹏不再只是车企,而是具身智能公司-有驾
这句话并非空泛的品牌升级口号,当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的量产时间表相继公布,当能让AI“看懂就动”的技术突破落地,一个由物理AI重构的生活图景,正从科幻走向现实。
支撑这一转型的,是小鹏在技术层面的核心突破——第二代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长久以来,具身智能难以普及的关键,在于AI“感知世界”与“执行动作”之间始终存在一道“翻译鸿沟”:传统AI需要先将视觉场景转化为语言逻辑,再生成动作指令,不仅反应迟缓,还容易在复杂场景中出错。
而小鹏的新模型直接砍掉了这一冗余环节,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生成——就像人类看到红灯无需刻意思考“该停车”,身体会本能做出反应,AI的决策效率与准确率由此实现翻倍提升。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套模型的“自进化”能力:它能通过海量驾驶视频自主学习物理规律,“领悟”红灯需等、行人需让的底层逻辑,无需人工逐一标注;在市区小路、人车混行等复杂路况中,系统接管里程较此前提升13倍,彻底解决了城市驾驶的痛点。
目前,该模型已适配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2025年12月将向先锋用户开放体验,2026年一季度便会全量推送给Ultra车型车主。这意味着,未来的小鹏汽车不仅是“智能移动空间”,更会成为能精准理解路况、快速响应需求的“物理AI伙伴”。
技术的落地,终究要靠产品承载。小鹏此次一口气抛出三款核心产品的量产时间表,让具身智能的想象有了清晰的落地路径。
2026年,将是小鹏的“具身智能量产元年”。
Robotaxi的推出,将让“出门打无人车”成为日常。三款即将亮相的Robotaxi搭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拉满至3000TOPS,双冗余硬件设计筑牢安全底线;更具人文关怀的是,车外将配备交互提示系统,能向行人发出“请先过马路”的友好示意,打破无人设备与人类的沟通壁垒。除了共享出行场景的Robotaxi,小鹏还将推出支持有人驾驶的私享版“Robo”,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与高德地图的合作,更让这份便捷触手可及——未来打开高德,就能一键呼叫小鹏无人车,覆盖全城出行场景。
何小鹏:小鹏不再只是车企,而是具身智能公司-有驾
图:小鹏汽车
人形机器人IRON的亮相,则让“物理AI伙伴”有了具象化的模样。这款机器人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到2250TOPS,不仅能对话、会走路,更在拟人化设计上做到了极致:仿人脊椎赋予其灵活的体态,仿生肌肉与柔性皮肤弱化了机械的冰冷感,甚至支持体型定制。2026年底,IRON将实现规模量产,率先落地工业巡检(已与宝钢达成合作)、商场导览等场景,未来更有望走进家庭,承担家务、照顾老人等工作,成为真正融入生活的智能伙伴。
何小鹏:小鹏不再只是车企,而是具身智能公司-有驾
图:人形机器人IRON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A868飞行汽车。这款产品搭载六轴六桨双涵道设计,安全冗余拉满,航程可达500km,航速更是达到360km/h。2026年,小鹏将与敦煌市政府合作,开通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届时,驾驶飞行汽车穿越沙漠戈壁,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旅行体验。
何小鹏:小鹏不再只是车企,而是具身智能公司-有驾
图: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A868
何小鹏的野心,从来不止于打造几款爆款产品。他要构建的,是一个开放的具身智能生态。
小鹏选择以开放姿态打破行业壁垒: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IRON均开放SDK接口,开发者可基于小鹏的硬件与大模型,定制物流配送、医疗救助、教育陪伴等场景的解决方案;自研的图灵AI芯片已拿到大众汽车的定点订单,第二代VLA技术也将向其他车企开放,让更多车辆用上先进的具身智能;与高德、宝钢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则让技术在出行、工业、文旅等领域快速落地,形成“硬件+服务”的生态闭环。
正如何小鹏所说:“具身智能不是一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整个行业的共同机遇。
谈及具身智能的未来,何小鹏有着清醒的认知与深刻的预判。在他看来,物理AI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未来,具身智能设备将像如今的手机一样普及,成为人类与世界交互的核心载体;技术的发展必须坚守伦理底线,人形机器人IRON不仅遵循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法则”,小鹏更在探索第四大法则,确保智能技术的安全应用;而对于“AI抢工作”的担忧,何小鹏并不认同——技术的本质是解放人类,将人们从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催生AI训练师、机器人运维等新职业,实现人机协同的良性发展。在他眼中,具身智能将是未来十年科技竞争的焦点,而小鹏要凭借全栈自研与开放生态,成为全球物理AI领域的引领者。
从汽车制造商到具身智能公司,小鹏的转型背后,是对科技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大胆构想。按照何小鹏的规划,2026年,我们或许会在街头看到Robotaxi穿梭,在商场遇到IRON机器人指路,在西北戈壁驾驶飞行汽车驰骋——具身智能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黑科技,而是真真切切提升生活效率、丰富生活场景的现实力量。
这场科技日,小鹏不仅展现了一家企业的野心,更勾勒出人机协同的未来蓝图。当智能设备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感知、能理解、能行动的“伙伴”,物理AI时代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