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真能比油车省一半?问界新M7亏电实测结果出来了,没想到这么真实。
很多人一听“增程车”,第一反应就是:这不还是烧油嘛?能省到哪儿去?可当真有车主跑出百公里不到8升油的数据时,质疑声开始动摇了。一位叫周周的网友实测,在气温5到11度的冬天,开着空调22度,车上坐两人,平均时速55km/h,加了9.36升油跑了104公里——算下来,百公里油耗7.86L。这还是在纯亏电、靠增程器发电的情况下。
这数字什么概念?一辆两吨多重的大块头SUV,如果换成同级别的燃油车,市区开动辄12个油往上走。而M7用增程模式,油耗居然压到了接近普通城市SUV的水平。难怪余承东敢在发布会上说“比一般燃油车省一半还多”。虽然没给具体数,但这次实测算是把那句“省一半”落到了地上。
当然,也有人反驳:你这是市区工况,高速呢?长途呢?可另一位从安徽开到内蒙古的车主分享:满油满电能跑800公里,折合每公里油电费五毛出头。一趟来回,成本确实扛得住。尤其是北方冬季,纯电车续航打折严重,增程这种“油电结合”的模式反而成了实用派的首选。
但问题来了:既然车省油了,那买车到底该怎么选?基础版24.9万,高阶智驾版奔着31万去了,差六万块,值不值?
有人觉得,买华为系的车,图的就是那个“智驾”。要是不冲着自动变道、上下匝道、拥堵跟车这些功能,还不如直接买辆油车,机械素质稳定,维修便宜,还不用担心电池衰减。可反过来说,电车的智能化体验,是油车根本没法比的。一个能自己找车位泊车的系统,对新手司机来说,可能比省几千块油钱更香。
更现实的问题是后续成本。有人说电车轮胎一年得换两回,电池几年后更换动辄几万,保值率也低。可我姐反手就买了辆海鸥,三万多块,她说:“再贬值还能贬到哪去?充电太便宜了,一个月电费不到一百。”对她来说,代步工具的本质就是“用得起”,贵的省油,便宜的也省心。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是为当下的使用成本,还是为未来的科技体验?是追求极致性价比,还是愿意为一点“聪明”多掏几万?
现在我还在开我的老油车,不是不想换,是越了解越犹豫。技术跑得太快,钱包跟不上节奏,选择反而成了负担。你说要是预算无上限,还会这么纠结吗?大概不会。可正因有限,每一次选择才真正暴露了我们对生活的取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