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就是比亚迪推出了一款新车,叫汉L。

按理说,比亚迪现在是国内新能源车的领头羊,出的新车应该是不愁卖的。

而且这辆汉L,从纸面上看,那配置、那技术,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浑身都是亮点。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可奇怪的是,这车上市好几个月了,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卖到咱们老百姓手里的数量,和厂家宣传的出货量,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这就让人纳闷了,这么一辆看起来哪哪都好的车,怎么就没能像大家预期的那样火起来呢?

这背后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咱们先来看一组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这组数字可能有点枯燥,但它最能反映真实情况。

咱们老百姓买车,看的是“零售销量”,也就是最终有多少辆车上牌、开回了家。

而厂家呢,他们经常会公布一个叫“批发销量”或者“交付量”的数字,这指的是厂家把多少辆车卖给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这两个数字一对比,就能看出很多门道。

就拿刚刚过去的6月份来说,汉L的插电混动版,也就是DM-i车型,全国总共只卖掉了991辆。

可同一个月,比亚迪工厂却向经销商压了5183辆车。

简单算一下,就这一个月,经销商的仓库里就多出来了超过四千辆的汉L DM-i。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纯电版的汉L EV情况稍微好一些,6月份卖了3157辆,但厂家同样给经销商批发了6040辆,里外里又多出来将近三千辆的库存。

这还仅仅是一个月的情况。

咱们把时间拉长一点看,从4月份上市到6月底,这三个月加起来,汉L两个版本真正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车,总共是1.24万辆。

但是,厂家公布的批发给经销商的总数,却高达3.27万辆。

这意味着,在全国各地的比亚迪4S店里,至少还堆着两万辆崭新的汉L没卖出去。

两万辆车是什么概念?

如果一辆车平均25万,那就是几十个亿的资金被压在了那里。

这对于任何一个经销商来说,都是一个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负担。

看到这,大家肯定会问,是不是这车本身不行啊?

要不然怎么会卖不动?

说实话,如果单看产品本身,汉L绝对算得上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车,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行业的顶尖水平。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咱们就拿纯电版的汉L EV来举例。

首先,它的充电技术非常超前。

它用了比亚迪最新的“超级e平台”,支持1000伏的高压快充。

这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就像咱们手机充电,以前是普通充电,后来有了快充,现在有了超级快充。

这个1000伏平台,就是汽车界的超级快充。

比亚迪宣传,在配套的充电桩上,充电5分钟,车子就能跑400公里。

虽然这种充电桩现在还不多,但这个技术摆在这里,就证明了它的实力,让很多还在用400伏、800伏平台的对手们一下子就显得有点落后了。

其次,这车的“智商”也很高。

现在大家都讲究智能驾驶,汉L在这方面也是下了血本。

它全系都装了激光雷达,这可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关键硬件。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为了让这个系统运转起来,它还用了两颗英伟达公司最顶级的Orin芯片,算力非常强大。

有了这么好的硬件基础,像在拥堵的城市里自动跟车、变道,或者在高速上解放双脚这些功能,对它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最近比亚迪还给出了一个特别有底气的承诺,就是用它的自动泊车功能,如果停车过程中出了任何刮蹭事故,都由比亚迪来负责赔偿。

敢这么说,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是真有信心。

最后再说说动力,这方面汉L EV简直可以用“狂暴”来形容。

它的四驱版车型,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时间只要2.7秒。

2.7秒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一脚油门踩下去,还没反应过来,车速就已经破百了,这种推背感比很多几百万的超级跑车还要猛。

所以你看,充电快、脑子灵、跑得还飞快,再加上比亚迪的金字招牌和相对有诚意的定价,这辆车按理说没有理由不火啊。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们拿它和现在市场上最火的流量明星——小米SU7比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小米SU7六月份的销量轻轻松松就破万了,而汉L EV的月销量只有三千多,差了好几倍。

论技术,汉L EV在充电速度、动力性能上其实是占优势的。

那为什么市场反响差这么多呢?

这里面,恐怕就不是单纯的产品力问题了。

小米SU7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米这个品牌强大的号召力,以及雷军个人魅力的加持。

很多人买小米汽车,不仅仅是买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买一种“科技潮人”的身份认同,一种能和手机、家电无缝连接的智能生态体验。

这种品牌光环和情绪上的满足感,是相对传统的汽车品牌比亚迪目前还难以完全提供的。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出在比亚迪自己身上。

比亚迪现在的新车出得太快、太多了,产品线拉得特别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

一个想买20多万比亚迪轿车的顾客,走进4S店,他会看到好几款车。

有价格更实惠、经典耐看的汉DM-i荣耀版;有设计同样出色、性价比很高的海豹DM-i;然后才是定位更高一些的汉L。

汉L销量遇冷、6月仅售4148辆,库存压力大或引发降价潮?-有驾

如果预算再多一点,销售可能还会推荐你看看更高端的腾势N7。

选择太多,反而让消费者犯了难。

汉L的定位就有点尴尬,它比基础款的汉要贵,但提升的体验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可能不是刚需;而和更高端的品牌比,它的品牌溢价又不够。

就这样,它被夹在了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绕了一大圈,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那两万辆的库存车该怎么办?

经销商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投入巨额资金进了这么多车,目的就是要卖出去赚钱。

现在车子卖得慢,资金周转不过来,每天的仓储费、资金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压力这么大,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降价促销。

对于厂家来说,车已经批发出去,任务算是完成了。

但对于整个销售体系来说,只有车到了消费者手里,才算是一个健康的循环。

现在这个循环在经销商这里卡住了,为了疏通堵点,降价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对于那些一直在关注汉L,觉得这车不错但又对价格有点犹豫的朋友来说,现在或许可以再耐心等一等。

这场因为库存压力而可能到来的降价潮,也许很快就会上演,到时候,可能就是入手的最好时机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