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

媒体报道称,通用汽车计划到2027年前,把在中国大陆的大约2000家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链移出中国,声称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特朗普关税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不过,这次供应链转走能真如想象中那么顺利?通用汽车的真正难题又到底在哪儿?看看实际情况,这供应链搬迁的可行性,似乎没那么靠谱。

看看全球范围内,东南亚、拉美这些地区,甚至包括印度,要想搞出个完整的汽车零配件供应体系,在成本管控和上下游产业链配合方面,还是比不上中国大陆那套成熟的模式。转走的话,通用汽车的生产成本势必会大幅上扬。

现在来看,虽然特朗普对汽车零配件加了关税,中美之间的较量挺激烈,但中国大陆的零件出口基本上没受到太大冲击,供应还是非常顺畅。

其实,对通用汽车来说,最大的难题可不是所谓的供应链风险,而是它自身发展的各种压力和困境。

看看财务数字:到2024年之前,通用汽车年赚大概100亿美元,到了2024年就会跌到大约60亿美元,而2025年的预估也就差不多80亿美元左右。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在市值方面,2025年11月12日,其估值大约是660亿美元,福特汽车则差不多是530亿美元,两加起来也就才1100亿美元左右,而身为美国本土企业的特斯拉,市值却高达1.5万亿美元,差距真是大得令人吃惊。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传统美系车企未来走势的不太看好,而对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则是满满的喜欢。结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通用汽车的真正麻烦集中在四个关键点上。

中国市场失守:

到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汽车的销售大约70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大约2400万辆,占比大概35%,差不多是全球的三分之一。而美国市场的销量只有1200万辆,远远比不上中国的一半。

对于全球汽车巨头来说,稳住中国市场可是必须要拿下的关键,要不然的话,行业领先地位就难以保证了,一旦丢掉这个核心增长点,整个发展的动力也就跟着没了。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不过,这段时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市占率一直在掉,曾经的主力品牌也慢慢被边缘化,这可真是个影响全局的重要战略隐患。

电动化转型迟缓:

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趋势已经板上钉钉,就算是一直走保守路线的丰田和本田这些日本车企,现在也都在加快脚步,逐步迈向新能源领域。

受到美国内保守政策的影响,通用和福特这些老牌美系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动作偏慢,投入也不多,仍然把重心放在燃油车市场。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它推出的电动车款,不管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舞台上,都缺少核心优势,跟不上行业变革的速度,被特斯拉和中国的新兴新能源车企业渐渐拉开了差距。

自动驾驶布局消极:

特斯拉市值高涨的背后,核心逻辑早已超出了‘造车’的范畴。马斯克也直言,特斯拉的本质其实是在制造‘机器人’,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这些,才是真正的未来增长引擎。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现在,自动驾驶绝对算得上汽车行业的焦点竞争点,不过通用汽车在这块玩得不太顺溜,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市场,都还差得远远的,离真正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由于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这两个未来趋势上都走得慢,通用汽车逐渐失去了技术上的主导地位。

产品设计保守:

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打品牌包括高端的凯迪拉克,中端的别克,以及经济实用的雪弗兰,不过这些车型多年来外观几乎没什么变化,感觉像是 “过时了好几代”。

现如今汽车市场上,搭配先进科技、更具时尚感设计,迎合新一代审美的车子才更受欢迎。而通用汽车的设计思想明显跟不上潮流,和消费者的需求有点脱节,这也成了它在争夺市场份额时的一大阻碍。

通用汽车下狠手:要求全球供应商“去中国化”美企撤离潮要来了!-有驾

要说的就是,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现在遇到的麻烦几乎一样。特朗普政府想靠关税政策来保护国内的汽车公司,但实际上,行业的竞争关键还得看自身的硬实力。

要是这些老牌车企不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市场布局、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上不拿出点真本事,即使有关税保护,也很难再稳住未来的市场地位。

这波供应链的转移,说白了可能只是“避重就轻”的权宜之举,要是真不把核心问题搞清楚,通用汽车的衰败大势恐怕难以扭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