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一场欲望和现实的拉锯战。手头攥着十几二十万,眼睛却总忍不住往三十万的车瞟。这心态太普遍了,谁不想一步到位呢?能理解,毕竟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有时候还承载着点儿别的什么,比如,一点点体面?
大众,这家伙在中国市场真是摸透了人心。它不声不响地,就造出了这么个物件儿,被大家戏称为“廉价A6L”。这名儿听着有点儿戏谑,但细品品,还真有几分道理。说的就是全新一代迈腾。
你说它像A6L?看看这尺寸,直接拉长到了4990mm。这长度,都快摸到C级车的门槛了,跟别克君越那种大家伙站一块儿都不怵。比起老款足足长了124mm。这一拉伸,气场立马就不一样了。
不光长个儿,内里也下了狠料。坐进车里,目光立马被中控那三块大屏吸引了。一块15英寸的2K屏杵在中间,旁边还有块11.6英寸的娱乐屏,加上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7.1英寸的HUD。这配置,一股脑儿堆上去,简直是把“我有科技感”写在了脸上。
特别是那块15英寸的大屏幕,分辨率挺高,看着挺细腻。这套三屏联动,瞬间把车内氛围拉到另一个维度。说实话,这内饰的科技范儿和堆料程度,真不输给奥迪A4L那些豪华品牌的中级车。
大众显然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你看,虽然我还是大众标,但我给你的东西,可不比那些BBA入门款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屏幕数量和尺寸,我还更激进。这不就是在努力营造那种“越级”的感受吗?
它甚至在智驾上下了功夫,跟大疆合作搞了个IQ.Pilot。虽然比不了新势力那些动不动就“解放双手”的吹嘘,但在传统的燃油车里,能做到L2+级别,而且据说能识别复杂路障,最高支持130km/h自适应巡航,这多少算是个进步。
外观设计嘛,新迈腾B9变得更年轻化、更犀利了。前脸那个发光的大标和贯穿格栅,挺显眼的。侧面腰线依旧是大众的拿手好戏,修长紧致。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也是当下流行元素。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觉得比起B8那种略带方正的厚重感,B9的车尾似乎少了点儿那种“官气”,变得更协调了,但也少了一点点个性。这可能就是年轻化带来的取舍吧。
动力方面,新迈腾砍掉了330TSI的2.0T低功版本,直接上了1.5T和2.0T高功。那个1.5T有160匹马力,250牛·米扭矩,日常开开够用了,9.1秒破百。
但要真想体验点儿劲儿,或者说想跟“A6L”沾边儿,还得是380TSI那个2.0T高功版本。22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配湿式双离合,7.3秒破百,这数据看着就舒服多了。
只是代价也不小,380TSI版本的落地价,轻轻松松就突破20万大关了。这价格,其实已经跟一些豪华品牌入门车型有重叠了。
所以你看,这辆迈腾B9,就是这么一个矛盾体。它努力在尺寸、内饰、科技配置上向上够,试图给你C级车的体验感,尤其是那个顶配版本,坐进去确实有几分高档车的味道。
但同时,它又保留着一些大众固有的基因,比如后排中央那个高高的地台,坐中间那位乘客的脚可能就没那么舒展了。这个小细节,就像是在提醒你,它终究还是那个大众迈腾。
但对于那些追求“低调有内涵”,或者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尽可能体面和高配置的人来说,新迈腾确实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它不像豪华品牌那么张扬,但该有的配置和气场,它都在努力给你。
甚至有人对比完奥迪A4L后,转头选择了迈腾顶配。这里面有性价比的考量,可能也有品牌偏好的因素。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与其为了那个豪华品牌的光环,去买一个丐版,不如选择一个配置拉满、尺寸够大、开起来也不错的大众。这就是大众的精明之处,它太懂国人的这种消费心理了。
这辆“廉价A6L”现象背后,折射的是普通人对于更好生活品质的向往,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购车体验和“面子”。它不是A6L,但它在努力让你觉得,“嗯,好像也差不多”。
所以,各位看官,对于这辆全新迈腾,或者说对于这种“平替豪华”的现象,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它满足了你的需求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