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沸沸扬扬,估计不少朋友都听说了,就是那个标题特别吓人的:“本田明着作弊!7万的型格,11万的雅阁”。
咱普通老百姓一听,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真的吗?
本田这是不打算过了?
雅阁这种B级车标杆,怎么可能卖得比很多国产紧凑级轿车还便宜?
这标题确实抓人眼球,但咱不能光看热闹,得往深里扒一扒,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究竟是本田走投无路下的胡乱出招,还是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被逼出来的一套新打法?
首先,咱得把这个“7万的型格,11万的雅阁”给说明白了。
您要是真揣着11万现金去广汽本田4S店,想全款提一台全新的雅阁,那销售八成会客气地请您喝杯茶,然后跟您解释这只是个宣传噱头。
这个价格,往往是把经销商能给出的最大优惠、厂家补贴、地方补贴,甚至是一些金融方案里的利息优惠全都算上,最后得出的一个极限低价,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您进店。
现实中,能以这个价格成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这并不代表本田没降价,恰恰相反,这次的降价是实打实的,而且力度相当大。
就拿2024年3月份上市的新款型格和雅阁来说,型格的官方起步价是12.99万元,雅阁是17.98万元。
这才是厂家挂在明面上的价格。
可现在市场是什么情况呢?
您去店里问问,型格普遍能给到两三万的现金优惠,这么一算,最低配的裸车价确实已经进入了10万元区间,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努努力谈到9万多也不是没可能。
而雅阁就更厉害了,作为曾经加价都一车难求的中型车“神车”,现在普遍优惠三四万块钱是基本操作,部分地区甚至更高,入门版车型的落地价已经朝着15万去了。
所以说,虽然“7万、11万”是夸张了,但“10万买型格,15万开雅阁”正在成为现实。
这对于过去价格一直很坚挺的本田来说,绝对是下了血本了。
那么问题来了,本田为什么突然这么“想得开”了?
难道是车子不行了,只能靠降价清库存?
这就要说到咱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化了。
您看看现在路上跑的车,尤其是十来万这个价位的,是不是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
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直接把插电混动的价格打到了7.98万元,五菱星光、长安启源A05这些车,个个都是价格屠夫,不仅价格低,配置还高得吓人。
这种情况下,传统合资燃油车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过去,大家买车认品牌,觉得合资车质量好、保值率高,贵点也认了。
但现在,国产车在技术、设计、智能化方面全面崛起,价格还这么有诚意,消费者的观念自然就变了。
本田如果还端着过去的架子,不肯放下身段,那结果只能是被市场边缘化。
所以,这次的大幅降价,不是它想不想降,而是市场逼得它不得不降,这是一场为了生存而战的自救。
更聪明的是,本田这次不光是降价,还玩了一手“加量不加价”,甚至可以说是“降价还增配”,让你挑不出毛病。
咱还拿新款型格来说,这次改款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把以前高配车型才有的Honda CONNECT 4.0智能车机系统,变成了全系标配。
这套系统可不是以前那种卡顿、功能单一的老古董了,它反应流畅,支持AI语音助手,还能用CarPlay、CarLife、HiCar,基本上主流的手机都能连。
更夸张的是,它还给你配上了远程启动、数字钥匙、陡坡缓降这些非常实用的功能,连最低配的车都有4G网络。
您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其他合资品牌,有几个能做到这么大方的?
这明显是学到了咱们国产品牌的精髓: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给足消费者想要的。
外观上也做了调整,前脸格栅变得更运动,轮毂也做了熏黑处理,看起来更年轻、更精神,这些都是花小钱办大事,让车子看起来更有价值感的做法。
当然,本田最让人佩服,也是这次操作中最“圈粉”的一点,是它对驾驶乐趣的坚持。
现在是个什么时代?
自动挡几乎是标配,手动挡车型越来越少,很多厂家为了省成本,早就把手动挡生产线给砍了。
根据数据,2024年手动挡新车在整个市场的占比可能连5%都不到。
可本田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新款型格不仅保留了手动挡选项,还特意推出了一个两厢手动版(HATCHBACK MT)。
这对于那些真正喜欢开车,追求人车沟通感的老司机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天大的礼物。
这不仅仅是多一个车型选择那么简单,这是本田在向市场宣告:即使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下,我们依然没有忘记造车的初心,那种纯粹的机械操控感,依然是本田品牌灵魂的一部分。
这一招,精准地抓住了核心粉丝的心,也让本田的品牌形象在众多趋同的竞品中显得格外独特和有情怀。
所以,把这些事儿连起来看,本田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
面对咱们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它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正面迎战。
它用大幅降价来拉近和国产车的距离,用科技配置的升级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再用手动挡和高效混动(i-MMD技术,省油又平顺)这些看家本领来稳固自己的特色。
同时,像雅阁这样的大车,近5米的车长和2830毫米的轴距,保证了它作为一台B级车最核心的空间和舒适性没有打任何折扣。
这一切都说明,那个合资品牌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现在,它们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在价格、配置、价值上和我们自己的品牌真刀真枪地干。
而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厂家竞争越激烈,我们能得到的好处就越多,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