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事啊,真是越想越气,手机就没放下来过。刚看完这站比赛,我满脑子都是那句“让车3分”,简直要气笑了。你告诉我,车手在赛道上拼死拼活,跑得好好的,到头来就一句指令,说让就让了。
这事儿要是放平时,可能就是个战术操作,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直接关系到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排位,甚至是宝贵的积分。就因为兰多·诺里斯领先他几分,就得让他?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车手从青年组一路杀上来,经历多少汗水和挫折,好不容易在F1混出头,每次发车都在用生命较量。结果就这么被一句话轻飘飘地决定了命运。
我倒不是说团队指令就一定不对,竞技体育里有时候是需要牺牲个人成全集体,这个道理我不是不懂。但是,这次牺牲得有点太憋屈了,感觉像是把辛苦争取来的机会白白送出去。
那句“奥斯卡,兰多在你后面”响起来的时候,皮亚斯特里估计心里也咯噔一下吧。他轻声回应的那句“OK”,听起来真是无奈又冷静。换作我,可能就直接在无线电里开骂了,或者至少也要问个为什么。
你说这算什么?是考验车手的服从性?还是团队为了那点所谓的“大局”就随意抹杀个体努力?反正我看着是挺心寒的,替他感到不值。
想想2017年的F1赛场上,法拉利为了维特尔的世界冠军机会,在摩纳哥站也做过类似的操作,让莱科宁让车。结果维特尔最后也没能夺冠,反而让莱科宁憋了一肚子火。这次会不会重演历史?我真担心。
咱们回顾一下,根据F1官方统计,2023赛季皮亚斯特里在首次征战F1的情况下,就两次登上了领奖台,其中在卡塔尔站的冲刺赛还拿下了冠军,这表现绝对算是新人中的佼佼者。他不是那种混日子的车手,他是真的有实力、有天赋的。
所以,当一个有冲劲、有潜力的年轻车手,刚刚跑出点势头,就被要求给队友让车时,这种决定对车手本人的士气打击,是不是比那几分更严重?我真的要打个问号。
而且,团队内部的这种操作,长期来看真的好吗?它会不会让其他车手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最后都要给“一号车手”当垫脚石?这种隐形的压力和不公平感,迟早会爆发出来。
我们看近几年,像奔驰车队在2016年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争冠时,为了内部稳定,就极力避免这种直接的让车指令。虽然有几次也被质疑偏袒,但至少在明面上,他们试图维持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
但迈凯伦这次呢?摆明了就是为了诺里斯去争取那微乎其微的年度第三。为了几分,牺牲了皮亚斯特里可能拿到的更多积分,甚至可能冲击更高排位的机会。这账算下来,真的划算吗?
我甚至看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说这会让皮亚斯特里萌生去意。虽然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但他要真这么想,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毕竟谁都不想一直活在别人的光环下。
竞技体育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那种不确定性和每个运动员拼尽全力的瞬间吗?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公平竞争,是实力说话。这种靠无线电指令扭转比赛局势的操作,真的有点扫兴。
比赛进行到白热化,每辆车都在极限边缘游走,每次超车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些才是观众想看的。而不是什么“请为某某某让出位置”。
这次事件,不仅仅是让车3分那么简单。它折射出的是车队内部权力、策略和车手个人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我就想知道,当皮亚斯特里再次回到赛场,再次听到无线电里响起指令时,他会怎么想?这种委屈,他要怎么消化?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