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
有一款国产纯电车,刚出来的时候,因为长相太特别,价格也不便宜,被很多人开玩笑,甚至有点被群嘲的意思,销量一度非常不好看。
可谁能想到,就这么几个月工夫,这台车居然悄悄地爬了起来,一下子卖到了同类车型里的第一名,一个月卖了超过三千台,口碑也跟着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起初不被看好的“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咱们现在买车、用车观念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对豪华车的看法,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咱们先从大环境说起,看看现在的高端汽车市场是什么样。
根据最新的数据,豪华车的平均售价大概在三十六万出头,比去年还稍微便宜了一点。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就算是豪华品牌,也得放下身段来抢客户。
特别是在四十万以上的这个价位,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高端市场里,占大头的依然是传统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超过了一半。
这说明很多人在花大价钱买车的时候,心里还是更信赖烧油的车,觉得技术成熟,开着放心,加油也方便,没有那种开着开着就怕没电的焦虑感。
那么新能源车呢?
在四十万以上的市场里,表现最好的是增程式电动车,占了大概四分之一多。
这种车其实挺聪明的,它本质上是用电开,但车上带了一个小型的发电机(就是个发动机),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可以烧油发电,这样一来,既能享受到电车开起来的安静平顺,又没有续航焦虑,长途旅行也不怕。
而咱们今天讨论的纯电动车,在这个价位里只占了百分之十几,可以说是最小的一块蛋糕。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对于买得起豪华车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省心的体验,而目前纯电动车在充电便利性、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等问题上,还没能完全打消大家的顾虑。
所以说,虽然新能源是大趋势,但在高端市场,纯电动车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纯电豪华车市场的玩家们可以说是分成了几大派系,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
第一派,就是奔驰、宝马这些家底雄厚的传统豪华品牌。
按理说,凭它们上百年的造车经验和金字招牌,造个电动车应该不难。
但问题在于,它们最开始有点轻敌,或者说转型不够彻底。
它们推出的不少纯电车型,被大家称为“油改电”。
说白了,就是拿原来燃油车的架子,把发动机和油箱掏出来,再把电池和电机塞进去。
这样做省事是省事,但车子开起来的感觉、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以及整个智能化的体验,都跟那些专门为电动化设计的平台没法比,总让人感觉差点意思,所以市场反响一直平平。
另一派,就是咱们国内的这些造车新势力,比如理想、蔚来等等。
他们就像是班里新来的“学霸”,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很清楚,在电动车时代,大家看重的不仅仅是车开了多少年、牌子有多响,更看重的是科技感和用户体验。
所以你看他们的车,车里的大屏幕一个比一个大,语音助手能帮你做各种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越来越好用,感觉就像是把一个智能手机装上了四个轮子。
而且,他们还特别会跟用户打交道,搞直营店,建车主社群,时不时组织个活动,把车主们都变成了朋友甚至是“粉丝”。
这种玩法,是那些习惯了通过4S店卖车的传统品牌以前没想过的,也学不来的。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咱们的主角——理想MEGA终于要登场了。
就在今年8月份,理想MEGA这款纯电MPV,一个月卖出去了3121辆,一举成为了五十万以上纯电车型的销量冠军。
这个成绩一出来,很多人都惊了。
要知道,这台车在今年三月份刚发布的时候,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暴。
它那个酷似“高铁头”的造型,实在是太前卫了,喜欢的人觉得科技感爆棚,不喜欢的人觉得奇形怪状,网上给它起了各种外号。
再加上超过五十万的售价,很多人都觉得理想这次玩脱了,市场肯定不会接受。
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上市后的第一个月,MEGA的销量非常惨淡,远远没达到预期,公司上下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从五月份开始,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MEGA的销量开始一点点往上涨,每个月都有进步,之前那些批评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真实车主的好评。
这个惊人的反转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理想汽车在经历初期的挫折后,迅速调整了沟通策略。
他们不再试图去说服所有人接受这个设计,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这台车到底能为谁解决问题上。
他们的目标客户非常清晰,就是那些多人口的大家庭,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全家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是头等大事。
而MEGA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那巨大的内部空间,堪称“移动的客厅”,第二排、第三排的乘坐体验都非常好,老人孩子坐着不累。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开始发光。
当第一批车主真正开上这台车后,他们发现了很多之前在网上看图片、看评测时感受不到的优点。
比如,它的充电速度是真的快,采用了所谓的5C超充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充电十几分钟,就能跑上四五百公里。
这个速度,基本上解决了长途出行时的充电焦虑,你在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工夫,电就充得差不多了。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于是,这些真实的车主就成了最好的“广告牌”,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用车感受,告诉朋友们这车空间有多大、坐着有多舒服、充电有多快。
这种来自真实用户的口碑传播,比任何华丽的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慢慢地,大家关注的焦点就从“这车长得好不好看”,转移到了“这车用起来爽不爽”上。
理想MEGA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崛起的一个绝佳案例。
在过去燃油车的时代,我们的自主品牌很难在高端市场立足,因为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品牌手里。
但是,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新赛道,大家相当于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中国品牌凭借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更懂中国家庭需要什么样的车,更懂中国的路况和充电环境,也更愿意听取用户的意见并迅速改进产品。
这种贴近市场的优势,是那些全球化的大公司很难比拟的。
未来,可以预见,中国的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传统豪华品牌会加速转型,而我们自己的品牌也会继续创新,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