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儿里头,要说谁最能搅动风云,那比亚迪肯定是排得上号的。
每个月一到公布销量的时候,大家就跟等着看考试成绩一样,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这不,7月份的成绩单刚一出来,好家伙,又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浪。
很多人看着那串长长的数字,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就是琢磨:这比亚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是不是又在搞什么“价格战”?
今天咱们就当一回普通的街坊邻居,坐下来泡杯茶,好好聊聊这事儿,把这背后的门道给说明白了。
咱们先不谈别的,就看最实在的东西——数字。
今年7月份,比亚迪在全球一共卖出去了344,296辆新车。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咱们给它换算一下就明白了。
一个月30天,这相当于平均每天卖出去一万一千多辆车。
你早上出门上班,晚上回家吃饭,这一天功夫,全世界就多了一万多个比亚迪车主。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卖车了,感觉更像是在“印车”,这速度确实让人有点咋舌。
光看总数还不够,最有意思的是看看这些车都是怎么卖出去的。
比亚迪现在家大业大,旗下有好几个品牌,跟一个大家族似的,有负责顶梁柱的,也有负责出去闯天下的。
首先是它的主力部队,就是咱们平时在马路上最常见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像什么汉、唐、宋、元,还有海豚、海鸥、海豹这些。
这两个系列加起来,一个月就卖了315,136辆,占了总销量的大头。
这说明什么?
说明比亚迪的基本盘非常稳固。
它牢牢抓住了咱们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从几万块钱的代步小车,到二三十万的家用轿车和SUV,你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
这就好比一家饭馆,招牌菜做得又好吃又实惠,那生意自然差不了。
接下来看看高端一点的,腾势汽车。
7月份卖了11,375辆。
这个数字可不简单。
要知道,腾势的车基本都在三四十万甚至更高。
以前在这个价位,大家买车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宝马、奥迪。
国产车想卖到这个价钱,很多人都会犹豫。
但腾势,尤其是那款腾势D9,硬是成了很多家庭和公司买商务车的首选,月销量稳稳地超过一万台。
这说明,只要你的产品真的好,技术过硬,设计也在线,中国消费者是愿意为国产品牌的高端产品买单的。
这不仅仅是一万多辆车的销量,更是咱们国产品牌向上走的一口气,证明了我们也能造出被市场认可的豪华车。
再来看一个新面孔,叫方程豹,卖了14,180辆。
这是个专攻硬派越野的品牌。
以前大家玩越野,想到的都是牧马人、普拉多这些“油老虎”。
方程豹不一样,它用上了电动的技术,让你既能在野地里撒欢,享受强大的动力和脱困能力,回到城里开又能省油,还很安静舒适。
这就等于把越野车的两个极端需求给结合到了一起。
这个销量说明,比亚迪不光能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在一些比较小众、专业的市场里,它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做得还不错。
最后说说那个最贵、最吸引眼球的仰望,卖了339台。
可能有人会说,三百多台也太少了吧?
这就要看咱们怎么理解了。
仰望U8这车,一台卖一百多万。
这339台车带来的利润,可能比卖几千台普通家用车还要高。
更重要的是,仰望的存在,就像一个家族里的学霸,是整个家族的门面和骄傲。
它那些原地掉头、水上应急的功能,主要不是为了让你天天下河游泳,而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看,我们中国车企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
它拉高的是整个比亚迪品牌的形象,让大家觉得,这个品牌是有技术底蕴的。
说完了国内,我们再把眼光放到国外。
7月份,比亚迪出口了80,178辆车,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这个数字的变化,才是最能体现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们一提到国产车出口,总觉得是卖到一些不发达的地区,靠的是便宜。
但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比亚迪的车,已经正儿八经地开进了德国、英国、法国这些汽车工业强国的大街小巷。
欧洲人对汽车的要求有多挑剔,大家心里都有数。
比亚迪能在那里卖得动,靠的绝不仅仅是价格。
它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车里的智能配置,都让很多欧洲消费者觉得,这车买得值。
这背后,是比亚迪在海外扎扎实实地建工厂、铺渠道,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这8万多台的出口量,是中国制造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到品牌和技术输出的一个缩影。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疑问,比亚迪到底凭什么能做到今天这样?
很多人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便宜”或者“国家补贴”。
这么看,其实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比亚迪最厉害的地方,也是它最不容易被模仿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几乎把造车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自己做了。
咱们打个比方,别家车企造车,好比是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发动机要跟这家买,变速箱要跟那家买,电池又要找另一家供应商。
而比亚迪呢,它更像是一个自己有农场、有鱼塘、有菜园子的大厨。
造车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甚至连车上用的那些小小的芯片,它很大一部分都能自己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太大了。
第一,成本能控制到最低。
因为中间环节少了,很多东西都是自产自销,所以当它发起“价格战”的时候,它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别人跟起来就非常吃力。
第二,反应速度快。
市场流行什么,消费者喜欢什么,它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产品,因为技术和零件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用看供应商的脸色。
第三,供应链安全。
前两年全球都缺芯片,很多车企都因为拿不到芯片而被迫停产,但比亚迪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因为它自己就能造。
这种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能力,才是它能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甩开对手往前跑的真正底气。
当然,也不是说就一点问题没有。
比如在欧美这些成熟市场,各种贸易壁垒和本地品牌的保护主义还是存在的,未来的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但正因为有这些困难,现在取得的成绩才更显得有分量。
想一想,就在五六年前,我们还在为国产车能不能真正走出去而担忧,而现在,一个月就能出口八万辆,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比亚迪那亮眼的成绩单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更代表了咱们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它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中国车企已经跑在了世界的前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