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长期闲置与日常使用,哪种方式更耐用?
汽车究竟是每天驾驶更耐用,还是每周开一次寿命更长?
网上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我想,很多刚接触汽车的新手都会觉得,汽车和手机一样,减少使用频率才能用得更久。
但在汽车领域,这个普遍认知其实并不正确。
我有14年的驾车经验,正是总结了这14年来的用车经历,才弄清楚了答案。
想必大家都听过“车是放坏的,不是开坏的”这句话吧?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汽车到底是每天开更容易出故障,还是一周开一次更容易损坏。
帮助大家纠正错误认知,让自己的爱车能使用更长时间。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长期闲置的车辆,也就是每周行驶里程不足50公里的车,5年后的故障发生率,比每天用于通勤的高频使用车辆高出1.5倍以上。
汽车越舍不得使用,反而越容易出现问题。
汽车本质上属于一种工具,而工具的特性就是不怕被使用,就怕长期闲置。
车辆一旦闲置下来,各种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首先来说说生锈问题。
家里用来切菜的刀,每天都用,往往能用好几年都不坏。
就算刀刃变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就能继续使用。
可如果是不经常使用的刀,又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很快就会被铁锈腐蚀,这个现象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我想表达的是,汽车如果经常不开,也会像家里的刀一样,部分部件会被铁锈侵蚀。
以发动机为例,其内部的众多零部件在工作时,能得到机油的充分润滑,而机油本身具有防锈作用,可以防止零部件生锈。
大家请仔细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刹车盘生锈情况的对比图。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左边的刹车盘生锈特别严重?
左边这辆车是我朋友的,他的车经常一停就是一个星期。
刹车盘这类部件容易生锈是常识,没必要觉得奇怪。
我给大家看这张图,是为了说明一个情况。
汽车上有很多我们平时不容易注意到的部件,都需要通过运转来避免生锈。
比如各类传动轴、悬挂系统的各个活动部位等。
如果汽车经常不开,这些部位一旦生锈。
就可能出现卡死的情况,甚至会陷入锈迹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车辆出现故障,需要更换相关部件。
再来说说轮胎和各类橡胶件的老化问题。
大家再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轮胎严重缺气的状态。
有没有老司机来说说,轮胎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这样?
如果是每天都开的车,你会让自己爱车的轮胎缺气到这种程度吗?
只要轮胎气压稍微低一点,你肯定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补充气压。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车辆使用后停放起来,而且一停就是好几天。
轮胎存在漏气问题却没能及时发现。
结果到了第二天,轮胎里的气就漏光了。
这都是因为自己不用车,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的。
老司机们可以说说,轮胎处于这种状态,是不是会提前损坏?
轮胎长时间亏气且不及时处理,还会对悬挂系统造成影响。
车上的正时皮带、发动机附件皮带以及各类密封条等部件。
都会因为不经常使用而提前老化。
我现在常用的车已经用了5年。
有时候车辆经过太阳暴晒后,如果后排车门一个星期没打开。
下次再开门时,能明显感觉到车门和密封胶条像是粘在一起。
第一次打开车门时,还会发出“强行分离”的声音。
这就是部件提前老化的表现。
接下来聊聊汽车电瓶的问题。
每天都开的车,随着发动机启动,发电机会频繁给电瓶充电。
让电瓶始终保持接近满电的健康状态。
这能有效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但如果汽车经常不开,或者一周才开一次,电瓶会被车上电器的待机状态“悄悄消耗”不少电量。
而一周一次的短途行驶,根本不足以补充电瓶消耗的电量。
这样一来,电瓶长期处于亏电状态,使用寿命会大幅缩短。
罗云钢、董敏学在《上海汽车》期刊上发表的《起动型蓄电池使用寿命预测与整车静态电量管理分析》一文中提到,在整车使用过程中,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取决于放电深度和环境温度。
一次深度放电,也就是电瓶亏电到无法启动车辆的程度,就足以让电瓶的寿命减少30%以上。
长期闲置的车辆,其电瓶平均寿命通常在1到2年,而日常频繁使用的车辆,电瓶寿命则能达到3到4年。
最后再说说汽车“外观”的老化问题。
大家先看这张图。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难道是每天都开的车,车主懒得清理造成的吗?
其实,这和轮胎亏气的问题一样,都是长期闲置导致的。
车辆停在树底下,长时间不开,树叶掉落在车上,就积累成了这样。
再看这张图。
这是停在靠近树底位置的车辆,一天后车顶的状况。
如果这辆车3天不开走,车顶会变得非常脏。
树上滴落的树胶、鸟类的排泄物等,都会腐蚀车漆,加速车漆老化。
但每天都开的车,就能避免这种问题。
拿我自己的情况来说。
我今天把车开回小区,要是没有合适的停车位,就只能停在树底下。
但我第二天一早就会把车开走,到了晚上回来,就不一定还停在树底下了。
这样一来,车漆上附着大量树胶和鸟粪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而且每天都开的车,要是脏得太明显,你肯定会考虑去洗车。
但经常不开的车,大家往往会懒得去清洗。
针对不同用车习惯的车主,我有几个建议。
如果你每天都开车。
那我要提醒你,避免过度使用车辆,同时要按时进行保养。
重点关注机油、空气滤清器、刹车片等易损耗部件的更换周期。
如果你不经常开车,或者一周才开一次。
建议每次用车时,行驶里程尽量保持在30公里以上,能跑高速是最好的。
长期闲置的车辆多跑高速益处多。
这样能让车上的各个活动部件充分运转,避免生锈。
发动机舱也能升温,将内部的水汽蒸发掉。
同时还能让电瓶得到充分充电,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当然,车辆最好停放在车库里,避开树木下方。
如果实在没有车库,也可以像下图中的车一样,给车辆套上车衣,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定要注意检查轮胎胎压,最好把胎压设置得比标准值高0.3Bar左右,防止轮胎缺气。
最后。
俗话说“工具车、工具车”,汽车本来就是用来代步的工具,买了之后就应该正常使用。
“用则进,废则退”,这和老家的瓦房是一个道理。
有人居住的瓦房,就算过一百年也不会倒塌;没人居住的瓦房,可能3年就会坍塌。
爱护汽车,不只是舍得花钱做保养,更要让它规律地“运转”起来。
正确的用车习惯,不仅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还能节省开支,更是保障我们安全出行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