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南京突然全员解散,N+4赔偿引热议,员工未来何去何从

N+4的赔偿金背后,是200多个家庭的迷茫

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突然宣布全员解散。100多名员工,要么拿N+4走人,要么选择回长春总部或竞聘其他岗位——但前提是放弃赔偿。听起来像是给了选择,可实际上呢?这不过是一道“要么忍,要么滚”的单选题。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名字听起来挺唬人,背靠中国一汽这棵大树,主营业务还是开发红旗第三代L4级Robotaxi,听起来前途无量。可谁能想到,短短四年,这家公司就从“未来可期”变成了“就地解散”。员工们懵了,去年还在裁员,今年直接连锅端了。那些年初因为年终奖只有合同系数的0.24而愤怒围堵办公室的人,现在恐怕连愤怒的力气都没了——毕竟,愤怒解决不了饭碗问题。

有人说,N+4的赔偿金“够意思”了,比劳动法规定的N+1还多。可问题是,赔偿金再多,能弥补员工突然失业的冲击吗?能抵消他们重新找工作的焦虑吗?能安抚那些已经在南京安家落户、孩子上学、房贷压身的家庭吗?赔偿金只是一次性的数字,而生活是长期的消耗战。更何况,那些选择回长春或竞聘的人,连这点赔偿都拿不到,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问题。一汽南京从成立到解散,短短四年,员工从200多人裁到100多人,再到如今全员解散。这哪里是经营不善?这分明是战略上的儿戏!企业可以轻飘飘地调整方向,可员工的人生呢?他们的职业规划、家庭安排,谁来负责?

更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自动驾驶技术。可现实却是,企业自己都没能“自动驾驶”下去,反而把员工的人生带进了“失控”状态。技术再先进,管理跟不上,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打工人。

一汽南京突然全员解散,N+4赔偿引热议,员工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类似的事情还少吗?互联网大厂说裁员就裁员,新能源车企说倒闭就倒闭,多少打工人前一天还在加班,第二天就收到HR的“优化通知”?企业可以讲战略、讲资本、讲市场,可谁来替员工讲一句公道话?劳动法规定了裁员赔偿,可法律能规定的只是底线,而企业的道德底线又在哪?

我们总说“以人为本”,可现实是,资本的游戏里,人往往只是成本表上的一个数字。N+4的赔偿金,看似慷慨,实则冰冷。它买断了员工的忠诚,也买断了企业的责任。而那些选择留下的人,未来又会面临什么?会不会成为下一轮“优化”的对象?

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赔偿够不够”,而是“为什么总是员工在承担风险”?企业扩张时高薪挖人,收缩时一脚踢开,这样的模式,真的合理吗?如果连国企都这么玩,普通打工人的安全感还能从哪来?

说到底,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让劳动者总是活在“明天会不会失业”的恐惧里。企业可以调整战略,但员工的尊严和稳定不该成为牺牲品。N+4的赔偿金,不该是终点,而该是反思的起点——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经济?什么样的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