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最近在新能源圈里可太火了,华为赋能的标签往身上一贴,加上那大尺寸的车身、科技感拉满的内饰,不少人都把它当成了“百万级SUV新标杆”。可最近有个消息挺有意思——吉利刚推出的银河M9,跟问界M9长得那叫一个像,长宽高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连车头那几道棱角分明的线条都像是一个模子刻的,最绝的是连名字都叫M9。关键人家价格还不到问界M9的一半,这事儿搁谁听了不犯嘀咕?
咱先掰扯掰扯这俩车的“硬件”。问界M9大家多少听说过,定位全尺寸SUV,车长五米二三,轴距三米多,后排翘着二郎腿都不带挤的。吉利银河M9呢?查了下数据,车长也接近五米二,宽度和高度跟问界几乎没差,轴距也差不多,坐进去的空间感应该差不了太多。外形上,俩车都走的是大气稳重的路线,尤其是侧面那条贯穿式的腰线,远看真有点“双胞胎”的意思。名字都叫M9,明摆着是想在消费者心里打“对标”的主意。
要说最扎眼的,还得是价格。问界M9现在起售价得小五十万,顶配奔着六十万去了,这价格搁普通家庭里,得攒好几年才敢下手。银河M9呢?目前放出来的预售价才二十多万起,顶配估计也就三十来万,差不多是问界M9的一半。这价格差够买辆不错的代步车了,换你是消费者,是不是得琢磨琢磨:同样的尺寸,差不多的外观,少花一半钱买银河M9,香不香?
不过咱也得说实话,问界M9卖这么贵不是没道理。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鸿蒙座舱这些技术加持,确实能给用车体验加分不少。车机流畅度、语音控制反应速度,还有那套高阶辅助驾驶,在同价位里算是顶尖水平。但银河M9也有自己的底气,吉利的雷神混动系统、CMA架构这些技术也不是吃素的,底盘调校、动力输出的平顺性,人家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说白了,一个是“科技豪华”路线,一个是“实用性价比”路线,各有各的卖点。
再看市场反应。问界M9现在一个月能卖一万多台,这成绩在新能源SUV里算顶流了。可银河M9一杀进来,直接把价格门槛砍了一半,目标用户明显是那些想买大车但预算有限的家庭。这些人可能觉得问界M9太贵,但又想要空间大、配置高的SUV,银河M9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个空档。就像买手机似的,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最新款旗舰,也有人觉得中端机型配置够用、价格实在,一样能抢市场。
不过话说回来,银河M9能不能真卖到两三万月销,还得看实际体验。价格低是优势,但要是品控、做工跟不上,或者后期维护成本太高,消费者也不会买账。问界M9能卖得好,除了品牌和技术,口碑积累也很重要。银河M9作为新选手,得先靠实际表现证明自己,才能真正动摇问界的地位。
现在市场竞争就这么残酷,以前是“你有啥我买啥”,现在是“我有需求你得满足”。银河M9这种“对标+低价”的策略,本质上是在抢问界M9的市场份额,但也逼着问界得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东西,比如降价、升级配置,最后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谁赢谁输”,只有“谁更适合我”。要是你预算充足,看重智能科技,问界M9是好选择;要是更在意性价比,想要一辆空间大、配置实在的SUV,银河M9值得好好看看。反正市场竞争越激烈,咱们能买到的好车就越多,这才是最实在的。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