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每天出门,骑电动车的估计得占一半吧?通勤、买菜、接娃、跑外卖,离了它是真不方便。但最近有个大事儿 ——2025 年 9 月 1 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要实施了。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新国标到底有啥变化,是不是真能让电动车少违章、少着火。
01
电动车这些年,是真 “野” 出边儿了
早几年,电动车还是 “慢脾气”。2009 年那会儿,基本都用铅酸电池,这东西能量密度低,电机功率撑死 800 瓦,最快也就 40 来公里,安安分分的。
但后来新能源车火了,锂电池产能上来了。一开始两轮电动车还用不起新的,主要捡新能源车淘汰的二手锂电池。可这锂电池能量密度是铅酸电池的两三倍啊,电动车一下就 “支棱” 起来了 —— 功率从几百瓦涨到几千瓦,额定功率 2000-3000 瓦,峰值能到 6000 瓦,速度嗖嗖往上涨,80 公里 / 时都不新鲜。
就拿装了全顺 3000 瓦电机的车来说,起步比不少 250cc 的摩托还快,最高速赶上 150cc 的摩托了。关键是这些车大多没牌照,摄像头拍不着,也不用驾照,乱开的就多了:逆行、闯红灯是常事,甚至在高速上瞎窜,出了事故想找人都难。
更要命的是安全问题。这些车的电池用久了,再加上大电流输出,电池隔膜特容易短路,自燃、着火的事儿频发。锂电池这东西邪乎,里面的可燃物和氧化剂自己就带齐了,不用空气也能烧,着火了根本扑不灭,只能等它烧完,周围东西早成灰了。
后来正规大厂也跟着出这类车,比如小牛、九号,看着挺时髦,但本质上还是 “电摩化” 的电动车,该乱的还是乱。
02
2018 版国标?基本成了 “摆设”
2018 年就出过一版国标(GB17761-2018),想治治这 “电摩化” 的毛病。当时规定得挺细:限速 25km/h,整车重不能超 55 公斤,必须带脚蹬子,电压不能超 48V。
但厂商们的 “小聪明” 比国标多。限速?出厂时确实符合,可用户买回去,分分钟就能解开,两三千块的车照样跑 40 多公里。重量不够?出厂配个几公斤的小电池,想跑快再换个 25 公斤的大电池,轻松达标。脚蹬子?就是个应付检查的摆设,链条挂着能转就行,真靠它蹬 2 公里,比走路还累,上完牌就被拆了。电压超 48V?电机和控制器本来就支持宽电压,换个 60V、72V 的电池,速度立马上去,还不好查。
所以那版国标,刚开始厂商还摸不清路,老实了两批,后来摸清套路,该超的还超,该乱的还乱,电池着火的事儿也没少。
03
2024 新国标:想超速?门儿都没有
这次新国标(2024 年 12 月 31 日发布,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就是冲着之前的漏洞来的。
先辟个谣:网上说新国标车都要装北斗和 5G 模块,实时监控超速?想多了。就两三千块的车,加这俩贵东西,谁乐意买?而且隐私也没保障。其实只有商用的(比如扫码租车、外卖快递车)才装,咱家用的不用。
但家用车想超速,是真难了。新国标加了俩狠招:
一是测扭矩。规定在 10km/h 的速度下,车轮扭矩不能超过 270 牛 × 车轮半径。简单说,就是看电机有没有 “藏劲儿”。以前有的车装 5000 瓦电机,测试时限速 25,实际能跑 85,拉 500 个西瓜都能跑 30km/h。现在这么一测,扭矩不够,想藏劲儿都藏不住。比如车轮半径 20cm 的车,10km/h 时扭矩最多 54N・M,刚够从 10 加到 25,再快就没劲儿了。
二是统一控制器。以前 3C 认证用厂商自己的控制器,他们能动手脚藏功率。现在用实验室统一的控制器,没任何限制,电机有多大劲儿都得露出来,大功率电机根本过不了关。
这俩招下来,以后新买的电动车,基本就钉死在 25km/h 了。
有人着急想买老国标车?劝你再想想。再过一两年,街上跑的都是 25km/h 的车,你那四五十的就成 “显眼包” 了,不光交警盯着,其他骑电动车的估计也得瞅你不顺眼。现在大城市交警查得越来越严,摄像头拍逆行、闯红灯,还带电压表查电池,超 60V 就拖走。以后老车超速,绝对是整治重点。
04
不光限速,着火也能少点了
新国标还有个好处:电池自燃估计能少不少。
现在好多小区不让电池进电梯,就是怕着火。新国标里有个规定:塑料件质量不能超整车 5%,减少可燃物,但更管用的是 “数字握手”。
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必须 “数字握手”(通过协议互相认亲)才能充放电。第三方小作坊的电池没这 “暗号”,买来也用不了。而以前着火的,大多就是这些没牌子的垃圾电池。
就算有些第三方想破解 “暗号”,厂商慢慢会加密,最后只有授权的第三方才能用。这么一来,修车、改装就难了,得找厂商授权的地方,零件可能也会贵点,跟汽车 4S 店似的。但好处是,偷电池、乱改车的会少很多。
以后电动车都守规矩了,交通秩序能好点,行人、老人孩子也更安全不是?
总之,新国标来了,想让电动车更安全、更守规矩,咱骑的时候也踏实点。别总惦记超速了,安全第一,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