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

你说现在的汽车圈,谁最会“憋大招”?

估计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丰田。

这家被人反复拿来调侃的企业:什么“线上没赢过,线下没输过”,什么“电动化时代跟不上节奏”,什么“技术老大但被说落后”,各种标签贴了一堆。

可你要说汽车到底该怎么造、未来的路往哪儿走,丰田总是能憋出点让人觉得“哦,原来还能这么玩”的新东西。

前不久那个东京车展,现在改叫日本移动出行展了,丰田又带着一大波新面孔登场,把一堆造车思路直接端出来,摆在大家面前——我觉得,这事儿背后其实有点东西值得琢磨琢磨。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你想过没有,车企做车,到底是为了谁?

是为了市场?

为了销量?

还是为了某个具体的人?

丰田给了一个特别直接的答案:“TO YOU”,意思就是“造给你”。

这不是口号,而是他们整个设计和造车理念的根本。

为啥这么说?

你看丰田的历史,很早就是做织机的。

佐吉那会儿做织机,是为了让家里人更省力、过得好点。

说到底就是想帮身边的人——造物本质,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好。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现在它做车,还是这个路子:不是“我造好车你们来买”,而是“你到底需要啥,我想好了再动手”。

可是问题来了,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

怎么可能做出一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车?

丰田反而觉得,这种“为所有人而造”的想法,看着伟大,其实不太现实。

你做出来的车,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点头称赞。

那咋办?

丰田的路子是,每造一辆车就想着某个具体的“你”,不是虚无缥缈的所有人,而是“我脑海里有个清晰的你”,以这个目标不断去打磨产品。

只要一直这么做,慢慢你会发现,你造的车离那个“人人都满意”其实会越来越近。

你要问,这种理念到底能带来啥?

今年丰田展台一开,五个品牌集体亮相,世极、雷克萨斯、GR、丰田、大发,各种车型凑齐了。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你仔细看看这些车,样子风格差异特别大。

比如最经典的就是卡罗拉,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出来了,便宜又耐操,畅销到现在都没衰。

新一代卡罗拉概念车,直接主打“技术创新+自由搭配”,你要啥动力有啥动力——纯电、插混、油混还有燃油车,只要你喜欢,都能选。

丰田就是想让你“全球道路随便跑”,谁说车只能一种动力?

你开心就好。

还有那台经久不衰的Land Cruiser“FJ”,早就成了“越野自由”的代表。

这类车型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熟。

更有意思的是丰田带来的IMV Origin,这车估计国内朋友没几个见过。

因为丰田想的“YOU”是非洲农村的普通居民——你也许没想过,车可以“半成品”出厂,等你自己组装,自己修理,想怎么用怎么改。

连装配权都给了用户,这就是在实现“共创”,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就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再是简单卖一辆车那么单一。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再比如那个好玩的KAYOIBAKO,广告词直接就是“你不能来,那我去找你”。

这不是单纯私家车,是移动的小空间,既能运人也能运货,哪里都能去。

小箱子大发造,大箱子丰田造,组合灵活。

你说你是个送快递的,选个小的好用;要是出去郊游,换个大的空间单位,随时能变换。

车这个东西,原来还能做到如此“随心所欲”。

看看丰田的多元产品,还有什么HIACE概念车,本来就是商用面包车,现在成了移动作业空间,让工作现场“变轻松变有趣”;还有那个四条腿的物流机器人CHIBIBO,能去窄巷,能爬台阶,配合人跟车一起搬货,这种设计你在别的汽车公司根本见不到。

再看MOBILITY搬运机器人,谁都能操控,搬货省力,1.5米落差也不是事儿。

coms-x、KAGO-BO这些小工具,目标不是让你买一辆车,而是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甚至有专为孩子设计的TOYOTA Kids mobi,你想怎么陪小孩成长,车企都帮你想好了。

那你再想个问题:未来的车,是不是就意味着豪华全靠加料?

其实不然,丰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给了新解法。

雷克萨斯一直说自己是“豪华生活方式的探索者”,他们觉得车不只是四个轮子,而是你生活的延伸,是你的避风港。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新一代旗舰车LS CONCEPT,外形紧凑,空间宽敞,兼顾动感和高贵,完全打破传统设计。

还有更夸张的——谁说车只能有四个轮子?

雷克萨斯直接做了个六轮的概念车,空间、体验、性能全都升级。

一辆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可能是你“探索世界”的小基地。

再说说雷克萨斯的Sport Concept,外观创新,经典跑车低底盘,追求极致驾驶感。

设计师直接说,这车就是“沉浸式体验”,感官全开,驾驶不是任务,是享受。

而且,他们还不满足于陆地,做了个Catamaran concept,能在海上自动航行、私密空间,太阳能板硬帆、自由航行,真正让豪华出行延伸到大海。

你能说他们不敢想、不敢造吗?

丰田已经在用海陆空全面布局未来了。

再往大了说,这么多产品,这么多思路,丰田到底想表达什么?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我觉得他们就是在说,“造车不是目的,服务你才是目的”。

出行、物流、商用全都要做,关键是每一个“你”都能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你不是买一辆车,而是选择一种自己需要的移动方式,这才是“造物”的真正含义。

你可以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电动化、智能化,丰田是不是落后了?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一刀切”了。

丰田根本不信所谓的“技术万能”,他们更信“适合谁才最重要”。

你喜欢电动车,那我给你造电动车;你觉得插混省油方便,我也有现成的;你家乡油价便宜、加油站多,燃油车照样给你造。

丰田的策略就是多路径技术,不跟风,不盲目全押某一项新技术,就是想让每个人都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这其实特别像做衣服、做饭,丰田不是给你一种单一套餐,而是开放自助餐,你想吃啥自己选。

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没有那么“先进”,但实际最贴近人的需求。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你说未来飞速变化,谁能保证自己现在的选择明年一定对?

丰田不敢押宝,但能保证不论风往哪儿吹,自己总有方案应对。

这么看下来,你会发现丰田越来越像“造物匠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厂老板。

他们造的东西,充满创意、注重实用,还带着一点“生活哲学”。

你想要出行自由,他们给你从越野车到移动空间到物流机器人各种选择;你想低碳环保,他们给你多种动力路径;你需要个性定制,他们连“半成品车”都敢卖给你,让你自己组装、自己修。

有时候你会觉得,现在的汽车行业越来越像做手机,大家争参数、拼配置、卷价格,都在追“最快最强”。

但丰田好像不太在乎这些表面的东西,他们更在乎“你到底需要什么”。

谁说科技一定是冰冷的?

丰田的“造物”哲学里,科技本身是有温度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微笑着用上最合适的工具。

当然,丰田也不是不犯错,也不是每条路都对,但他们有一个很难得的优点,就是不急、不躁,愿意慢慢琢磨、慢慢改进。

丰田展示新技术,东京车展亮相,未来造车方向明确-有驾

你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哪怕被人说保守、说落后,他们也不跟着节奏乱跑。

结果呢?

全球销量冠军,他们是常客。

你说这是运气?

我觉得更是对“造物”到底为了谁的思考。

最后,给大家留个问题——你觉得车企未来到底应该跟着技术还是跟着用户?

你是愿意用最顶尖的黑科技,还是希望车企能多想想你真实的需求?

丰田的做法其实给我们提了个醒,未来的出行,不只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生活方式的变化。

造物真正的意义,可能就是“TO YOU”,就是“为你而造”。

每一个具体的你,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梦想。

丰田愿意为这些“你”花时间、花心思,这也许才是他们稳坐江湖的根本原因吧。

技术再牛,理念还得接地气。

未来到底怎么走?

也许答案就藏在丰田展台那些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小车和机器人里。

造物,为你而造,这才算活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