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曝光!汽车圈“反向虚假宣传”太坑人,油耗加速全是套路?

今日重大爆料!

咱们用车社今天不聊新车,也不讲技术,咱们得好好扒一扒最近网上那个火得不行不行的“反向虚假宣传”的事儿,特别是跟咱老百姓过日子息息相关的汽车这块儿。

你说这车企吧,宣传的时候恨不得把车吹得跟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似的,什么“零百加速三秒破百”、“百公里油耗两升”,听着都让人心痒痒,恨不得立马把钱掏出来。

结果呢?

提了车,开出去,这感觉…

emmm,就像是吃了一口网红黑暗料理,期待值拉满了,结果味道emmmmm,emmmmm…

刚刚曝光!汽车圈“反向虚假宣传”太坑人,油耗加速全是套路?-有驾

我跟大伙儿一样,也是个实打实的爱车之人,平时就喜欢琢磨这些车子。

什么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变速箱的平顺性,底盘的调校功力,这些我都能给大伙儿掰扯得明明白白。

但今天,咱得回归最根本的:消费者,也就是咱,到底该怎么才能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给“忽悠瘸了”?

最近网上那个“反向虚假宣传”的梗,简直是火遍全网,从奶茶的价格,到房子的面积,再到咱的汽车,几乎就没有逃脱这个“魔咒”。

尤其是在汽车圈,这简直是家常便饭了。

你想啊,一辆车,厂家宣传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优点都放大个十倍,什么“澎湃动力”、“极致操控”、“超低油耗”、“豪华内饰”,听着都让人热血沸腾。

我记得前阵子有个朋友,看中了一款新上市的SUV,厂家宣传片里那叫一个“如虎添翼”,说是“零百加速仅需XX秒”,而且“油耗低到令人发指”。

我那朋友,一听就激动了,觉得这车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结果呢?

提了车,开到路上,感觉就跟宣传的“虎”有点不太一样,更像是…

嗯,一头温顺的小猫咪,叫声倒是挺大,但真要跑起来,那劲儿就不太够了。

而且那油耗,也跟厂家说的“令人发指”的低,反过来了,是“令人发指”的高!

他跟我抱怨的时候,那表情,比我当年被我妈发现偷吃了冰淇淋还要丰富。

刚刚曝光!汽车圈“反向虚假宣传”太坑人,油耗加速全是套路?-有驾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种“期望值管理”上的失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

为啥消费者这么容易被“套路”?

还不是因为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出行的追求?

咱辛苦赚钱,就是为了买一辆称心如意的车,能带咱去想去的地方,能给咱带来愉悦的驾驶体验。

结果,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却是“货不对板”,这谁能受得了?

咱先来聊聊那个“零百加速”。

厂家说“XX秒”,这背后可是有门道的。

他们通常会在最理想的测试环境下,由专业的赛车手来完成。

啥?

你问你也能开出这个成绩?

那我只能说,你可能就是那个“专业的赛车手”附体了,或者…

你家的车跟厂家卖的不是同一款。

我记得我之前评测过一款运动型轿车,厂家宣传的是“百公里加速XX秒”。

实际测试的时候,我先是把车开到了一条封闭的赛道上,确保安全。

然后,我按照厂家提供的一些“小技巧”,比如把驾驶模式调到最激进,ESP关掉,然后深踩油门。

那一瞬间,发动机的轰鸣声瞬间爆发,车身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向前推进,那种推背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仪表盘上的数字嗖嗖地往上涨,几乎是眨眼间就达到了厂家宣传的那个数字。

我当时心里那个爽啊,觉得这车简直就是为我准备的!

但是,问题来了,我能这样开,你敢天天这样开吗?

你敢在上下班的路上,每次起步都来一次“弹射起步”吗?

你敢把ESP关掉,然后在湿滑的路面上玩漂移吗?

显然,是不敢的。

一旦到了日常驾驶场景,比如在市区里跟车、起步,或者在高速公路上超车,那种“澎湃”的感觉就会大大折扣。

可能发动机的响应会慢半拍,可能变速箱的换挡会有点顿挫,你就会开始怀疑人生:这真的是那辆“零百加速XX秒”的猛兽吗?

还有那个“百公里油耗”。

厂家宣传的“2升”、“3升”,听着就跟喝水一样省。

我跟你说,我见过最“省油”的车,那是在广告片里面,镜头一晃,油耗就显示得那么低。

实际开起来?

那油表针的下降速度,比我熬夜追剧的眼袋下垂速度还要快!

我曾经试驾过一款新能源混动车型,厂家宣传的是“馈电油耗仅需XX升”。

我拿到车的时候,心里就盘算着,这下可算能省点油钱了。

结果,我开着它跑了一趟长途,全程都尽量保持匀速行驶,在城市里也尽量多利用电动模式。

结果呢?

最终算下来的油耗,比厂家宣传的那个数字,硬是高出了不少。

我当时就纳闷了,是不是我开车技术不行?

还是厂家那群测试人员,他们开的车,跟我们开的,是同一个世界的?

我后来才琢磨明白,厂家宣传的那个“馈电油耗”,往往是在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下测出来的。

比如,只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风阻极小,路况极好,而且驾驶员的油门控制简直是艺术品。

一旦你进入市区,频繁的启停,大量的低速行驶,发动机需要频繁介入,这时候的油耗,自然就会上去。

更别提你还需要开空调、听音乐、充电等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增加油耗。

为啥消费者这么容易被“套路”?

还不是因为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出行的追求?

咱辛苦赚钱,就是为了买一辆称心如意的车,能带咱去想去的地方,能给咱带来愉悦的驾驶体验。

结果,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却是“货不对板”,这谁能受得了?

所以,作为消费者,咱该怎么办?

难道就只能任由这些“反向虚假宣传”的套路继续下去吗?

当然不是!

咱们用车社,就是来给大家撑腰的!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理性,拒绝“一见钟情”!

看到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先别急着掏钱。

多做功课,多看看其他渠道的真实评测,尤其是那些针对日常驾驶场景的评测。

你可以去一些专业的汽车论坛,看看车主们是怎么说的,他们遇到的问题,他们对车辆的真实感受,这些信息往往比厂家的宣传更真实、更有参考价值。

第二点,试驾!

试驾!

试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要只在4S店里象征性地开一圈,那根本体现不出什么。

最好能向销售争取更长的试驾时间,或者带着你的家人一起去试驾,模拟一下你日常的驾驶场景。

比如,你经常在市区开,就多在市区里开开;你经常跑高速,就多跑跑高速。

感受一下车辆的动力响应、刹车脚感、悬挂的舒适性、隔音效果等等,这些都是最直观的感受。

第三点,别被“数字游戏”迷惑!

很多时候,厂家会用一些看起来很厉害的数字来吸引你,但这些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你并不想要的东西。

比如,为了追求“零百加速XX秒”,可能牺牲了燃油经济性,或者增加了发动机的噪音。

为了追求“低油耗”,可能在动力输出上做了很多妥协。

你要问自己,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那个瞬间的激情,还是长久的平顺和经济?

我记得我有个朋友,买了一辆车,就是因为厂家宣传的“百公里加速XX秒”太吸引人了。

结果提车后发现,这车的刹车脚感特别“虚”,踩下去软绵绵的,一点信心都没有。

而且在日常行驶中,发动机的噪音也比较大,尤其是在急加速的时候,那声音简直是“狮吼功”附体。

他跟我说的时候,一脸的无奈,说早知道就多看看刹车性能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评测了。

刚刚曝光!汽车圈“反向虚假宣传”太坑人,油耗加速全是套路?-有驾

第四点,关注“隐性成本”!

很多时候,厂家宣传的“低油耗”、“低保养费用”等等,可能会让你觉得这车后期使用成本很低。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些配件的更换费用,或者是一些特殊技术的维修费用,会不会比你想象的要高?

比如,一些复杂的混动系统或者双离合变速箱,在维修保养的时候,可能会比传统的自动变速箱更贵。

这些都是需要提前了解的。

咱今天聊了这么多,不是要让大家对汽车失去信心,也不是要否定所有厂家的努力。

很多车企,他们都在努力地为消费者提供优秀的产品。

但是,作为消费者,咱也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真假难辨。

尤其是在汽车这种大件消费品上,一旦买错了,那可就是大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

咱辛苦赚来的钱,也得花在刀刃上,对吧?

所以,下次再看到那些让你心动的“XXX秒破百”、“XXX升油耗”的宣传语,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在我的日常驾驶中,能达到吗?

或者,更直接一点: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坑”?

有意思的是,最近网上还有个说法,说什么“厂家宣传的,打个五折再考虑”。

我觉得吧,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咱作为用车社的粉丝,就得有点“火眼金睛”!

下次再有哪个车企又在搞什么“反向虚假宣传”,记得来咱们这儿分享分享,咱一起“扒一扒”!

毕竟,买车这事儿,咱得图个舒心,图个实在。

买车这事儿,咱得图个舒心,图个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