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卷价格两败俱伤,卷价值才能共赢
还记得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吗?2017年那会儿,77家公司抢着投车,后只剩一堆废铁和押金要不回来。现在汽车行业也快走到这步了——大家拼命降价抢生意,后谁都赚不到钱,消费者也吃亏。
今年6月,国家终于出手了!中汽协发倡议书,让大家别乱降价。工信部开始狠抓质量问题。狠的是60天结账新规,以前车企拖着供应商钱不给,现在须两个月内结清。这招直接戳中要害——现在很多车企欠款超过100天,新规一出,手里没现金的车企要现原形了。
上汽大众这次带头搞事情。他们不光承诺60天结账,还取消商业汇票改用现金。为啥这么硬气?人家40年造车经验,卖出去2800万辆车,现在直接放话:燃油SUV终身保修!这可不是吹牛,他们测试车要跑够600万公里,发动机要扛住100万公里烂路,比咱们普通人开一辈子车都狠。
现在车企都在比谁更舍得花钱搞技术。上汽大众和华为联手搞智能驾驶,把德国造车技术和中国软件结合。就像家里装修,德国人管水电质量绝对靠谱,中国人负责装智能家居,这样搭配才完美。这种搞法看着烧钱,但长远来看,车质量好了,咱们用着也踏实。
不过也有人担心,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老牌车企能跟上吗?上汽大众开始转型搞"汽车生态",不光造车,还搞充电桩、智能服务。就像手机厂商不光卖手机,还做应用商店和云服务。这种玩法才能长久,光靠降价迟早完蛋。
说到底,汽车行业现在就像菜市场抢客。有人扯着嗓子喊"白菜价",有人默默把菜洗得更干净。短期看降价能多卖几辆,但时间长了,大家都吃烂菜叶子。现在国家带着车企往正道上走,咱们老百姓买车的不就图个安心吗?下次去4S店,记得多问问保修几年,比多砍两千块实在多了。
汽车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卷价格两败俱伤,卷价值才能共赢。2017年共享单车火那会儿,全国冒出来77家公司,摩拜、OFO这些大家都听说过。当时投了2300万辆车,结果呢?实际只需要700万辆。现在就剩3家,街上全是生锈的破车,1600万人的押金打了水漂。这事儿说明啥?光拼价格、乱竞争,后谁都没好果子吃——VCD时代、单车时代都这样,现在轮到汽车行业了。
前几年车市乱成啥样?你降价我也降,看着热闹,其实伤元气。6月国家出手了:中汽协带头反对乱打价格战,工信部抓质量,车企们还签了“60天账期”的承诺——就是说,车企欠供应商的钱,多60天就得给,别拖太久。为啥要定这个?以前供应商被拖款少则100多天,多的更久。有的小厂本来就没钱,拖久了直接倒闭。现在规定60天,能活下来的车企才是真有实力的。更厉害的是,有两家车企还说“不用商业承兑汇票”,这啥意思?就是不用那种可能兑不了现的票据,直接给钱,更实在。上汽就是其中一家。
上汽大众是上汽和大众的合资企业,40年了,从烧油车做到新能源车,攒了2800万老用户。他们没跟着打价格战,反而搞了个大动作——全系燃油SUV终身质保。这在行业里还是头一回。有人问:“凭啥敢这么做?”因为他们造车实在。研发的时候,该测试的一步都不少。比如途昂Pro的发动机,开发时用了600台样机,测了50周,跑了100万公里烂路,发动机耐久测试25000小时,整车测试600万公里。就为了保证车质量好,开着不出大问题。
现在合资车也得升级,叫“合资2.0时代”。上汽大众不光造车,还搞生态。比如和华为合作弄智能驾驶系统,拉着科技公司一起想办法,让车更聪明、更好用。还带着上下游企业一起干,把产业链做扎实,大家都能赚到钱。以前有人说合资车“只会造老车”,现在看,人家不光把质量守住了,还在智能、服务上往前跑。
价格战就像以前的共享单车,后只剩一堆破车和要不回来的押金。卷价值才是长远的——车质量好、服务实在、产业链稳定,车企能赚钱,咱们买车的也放心。现在越来越多车企明白这道理,汽车行业该慢慢走上正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