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特斯拉“宏图计划4.0”正式落地,标志其战略重心从汽车与能源全面转向AI与机器人领域,目标通过Optimus规模化实现“AI物理化”,构建“可持续富足”的未来生产体系。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明确核心:未来特斯拉80%的价值将由Optimus贡献,FSD与机器人量产已列为公司最高优先级。其逻辑清晰——借鉴汽车规模化制造经验,以百万台级Optimus替代人工,推动全球生产力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这一规划让人形机器人赛道从概念加速走向产业落地。
目前,Optimus进展超预期,2025年已启动小批量生产,2026年计划量产5万-10万台,技术端更完成与xAI Grok语音助手的深度整合,运动精度、交互能力显著提升。随着量产节点临近,上游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率先迎来机遇。
从供应链布局看,执行器总成依赖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减速器由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供应,柯力传感、奥比中光则分别提供力传感与3D视觉模组,而福莱新材作为特斯拉Optimus电子皮肤材料首家供应商,凭借电阻式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契合度及20余项相关专利,已进入中试线调试阶段,即将承接小批量订单,未来有望随机器人产量爬坡实现业绩放量。
中游系统集成需技术整合能力,下游则覆盖工业制造、物流、家庭服务等多场景,长期市场空间千亿级。当前Optimus产业链已从“散点突破”进入“集群爆发”前夜,福莱新材这类卡位核心环节的企业,或将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中抢占先发优势,成为赛道不可忽视的潜力标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