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没啥好奇怪的——

以前是“没钱,买国产车!”

现在是“没钱买国产车。”

不信?你看看最近发布的国产新能源车,尤其是那些大六座、全尺寸的SUV,名字里只要是带“8”或“9”的,动不动就标价30万、40万,甚至50万以上。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有些车型,价格居然比同级别的BBA还贵!

问界M9、理想L9、腾势N9、极氪9X、领克900……这些车有三个共同特点:

一是“大”,车长普遍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气场十足;

二是“配置高”,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配齐,四驱动力,纯电续航长,相比燃油车更省油,高阶辅助驾驶也几乎成了标配,舒适性更是没得说。

三是价格贵!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就拿刚上市的腾势N8L来说,31.98万起的价格,却号称能带来百万豪车的体验。

具体来看:车身尺寸5200/1999/1820mm,轴距3075mm,大六座布局(家用无敌);

搭载2.0T插电混动系统,三电机组合,综合功率560kW,百公里加速仅3.9秒;

纯电续航230公里,亏电油耗不到7L。

还配备了后轮转向、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内饰方面更是副驾零重力座椅、多屏联动、车载冰箱、无线快充一应俱全。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如果正式上市时起步价能拉到28.98万元,那它将很好地填补了比亚迪旗下唐L DM-i、方程豹钛7、腾势N9等车型之间的价格空档。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三四十万的车,居然很多人抢着买。

车企发个布会,随后就按小时公布订单数,大部分都轻轻松松突破四位数。

问界新M7,1小时订单破3万;

问界M8,1小时大定2万台;

这些车型的实际销量也很能打——M8连续三个月销量破2万辆,而起售价已达35.98万;更豪华的问界M9,8月销量也破万,起售价46.98万,顶配接近59万。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从市场反应看,国产车的中高端布局,真的站稳了。

为什么我们愿意为国产高端车买单?

回过头看,国产车曾经是“性价比”的代名词,是预算有限时的务实选择。

而今天,国产新能源车尤其是高端系列,不仅价格上探,还能在销量上硬刚合资豪华品牌,这背后其实是技术、品牌、用户心理的三重跃升。

第一,技术真到位了。

早期国产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常被诟病,如今在电动化平台上,中国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不少已做到全球第一梯队。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易三方技术,蔚来的换电体系,理想的增程方案,问界的鸿蒙座舱……这些不再只是“堆料”,而是实打实的自主研发成果。

第二,配置真的懂中国人。

冰箱、彩电、大沙发,听起来像调侃,却精准打中了家庭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二胎、三胎家庭增多,大六座SUV成为刚需,而国产车在空间布局、舒适配置、智能交互方面,比同价位合资车更舍得“给足”。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再加上本地化适配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用户体验确实上来了。

第三,品牌认同感变了。

随着国产手机、家电、服饰等国牌崛起,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度和自豪感明显增强。开国产车不再没面子,反而成了“懂车”“务实又有态度”的象征。

第四,使用成本确实低。

即便初始购车价格不低,但电费远低于油费,保养成本也更低。插混车型更是兼顾长途与通勤,没有纯电的里程焦虑,整体用车经济性依然显著。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合资车反而成了“性价比之选”?

一边是国产车价格一路上探,另一边,传统合资品牌却在价格上不断让步。丰田、本田、大众等品牌的燃油车,终端优惠幅度越来越大。甚至一些二线豪华品牌,也通过大幅降价来维持销量。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如果你想买一辆“实惠”的车,现在可能反而要看合资品牌了。

而如果你想追求科技、舒适、豪华体验,国产新能源反而成了“更贵”的选择。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这种反转,在五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这背后却是产业升级与消费分层,国产车价格上涨,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

从“以价换量”到“以质取胜”,背后是研发投入加大、供应链成熟、品牌运营精细化。这也带动了整个行业价值曲线的上移。

这也提醒我们:不是国产车变贵了,而是国产车有能力覆盖更多价位段了。

10万以下的纯代步车市场依然存在,只是声量被高端车型掩盖了。

所以,可以预见,国产车高端化的趋势不会停止。接下来,不仅是SUV,轿车、MPV甚至跑车市场,都会出现更多高价位国产车型。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有驾

如果我们不努力,可能未来真的只能买得起合资车了,这句话虽是调侃,却也折射出一个全新的时代信号——中国汽车,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