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

讲真,一看到“假期多地推出免费停车”这种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后背发凉。

你以为这是便民福利?是城市温度的体现?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格局小了。

这根本不是服务,这是战争。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而且是一场早就该开打,但大家一直假装体面的“闪电战”。

苏州、无锡、宿迁这些地方,这次属于是彻底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自家后院的机关大门打开,把几万个车位这种压箱底的“军备物资”全部拿出来,对着全国的游客喊: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免费车位。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精神。

过去大家搞文旅竞争,还讲点基本法,卷卷宣传片,找丁真拍个照,搞点文创雪糕,都还在一个次元里打。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现在江苏这几个哥们直接悟了,他们发现,一切花里胡哨的营销,在“停车难”这个终极Boss面前,都是弟弟。

游客的决策路径其实特别简单粗暴:我想去A景点,导航一看,方圆五公里停车场全红,一片血海,瞬间心态就爆了。这时候旁边B城市发来一条推送:哥,来我这,随便停,不要钱。

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市场竞争了,这是在挖对手的龙脉。

最好的营销,就是让对手的营销直接失效。最好的引流手段,就是直接在对手家门口修一条直通我家的任意门,还TMD免费。

苏州这次搞得尤其绝,353家单位,3.5万个车位,还配了个“苏周到”App,给你精准导航。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这还没完,人家还给你准备了“暖心三件套”:免费厕所、免费饮用水、免费雨伞。

这是什么?这是把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直接下放到了停车场这个最基础的单元。

我给你翻译一下这个场景。

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两个宗门大比,别的门派还在台上秀剑法、比法宝,结果苏州这个Bking直接在山门口摆了个摊,宣布:凡来我山门参观的道友,免费送一甲子修为,还送护山神兽当坐骑,下山时再送三颗筑基丹当伴手礼。

别的宗门掌门人当场就得气得道心破碎,原地飞升失败。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还怎么玩?人家直接釜底抽薪,把餐厅给爆了。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魔幻的在于对技术的“反技术崇拜”式应用。

那个“苏周到”App,你觉得它的核心是技术?是大数据?是智慧城市?

错了。

它的核心是承认了技术的无力。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着车在各大旅游城市转悠过,我最怕的从来不是找不到停车场,而是找到了停车场,却进不去。

因为门口堵着三辆网约车在等客,两辆老头乐在进行哲学辩论,还有个大爷推着三轮在卖烤肠,那个场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同样,智慧停车的关键,不在于你那个App做得有多酷炫,导航有多精准,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把门口卖烤肠的大爷给劝走。

苏州他们搞的这些,本质上是一种“民粹解构”。他们知道,再牛逼的算法,也算不过一个不讲理的现实。所以他们不跟你谈什么高科技,直接用最笨、最重的办法,把所有政府资源all in,用“免费”这两个字,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引力场。

当免费的车位多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了真理。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就像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逻辑不重要,结果重要。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但能赢,就是能赢。

这就是典型的品牌玄学,不过这次的主体从车企变成了城市。

我们会为了奔驰的标、特斯拉的极简风、苹果的生态去忍受一些反人类的设定,这是一种信仰。

现在,一些城市也开始给自己建立这种“信仰”。

“苏州”这两个字,以后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可能就约等于“一个对开车的人无比友好的城市”。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这个心智钢印一旦打下,威力无穷。

它会让你在规划出行时,下意识地就偏向它。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当然,作为一个真的在节假日开车出去被堵到怀疑人生的倒霉蛋,我必须说句煞风景的话。

这个所谓的免费,其实是把成本外部化了。

免费,意味着没有筛选,意味着所有人都往一个地方挤。原来可能一百块的停车费能劝退一部分人,现在好了,大家一起在停车场里开贪吃蛇,谁也别想走。

那种“最后一个车位”的修罗场,会因为免费而变得更加血腥。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针对我这种中年人的陷阱。我们这种人,最想要的就是确定性,我宁愿花钱买个安稳,也不想用自己的假期去赌那个虚无缥缈的“免费”。

你看,这就是自我矛盾的地方。我一方面佩服这种掀桌子的霸气,觉得这是商业竞争的奇谋;但另一方面,作为个体,我又无比抗拒成为这奇谋里被裹挟的炮灰。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这事儿就特别分裂。

说白了,每一个开车出门的人,都是一块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日里在路上跑还好,一到目的地,就需要找个地方把它展开安放。现在,城市告诉你,我这有免费的柜子给你放毛巾。结果就是所有人的毛巾都拿出来了,柜子门口堵得比王府井还热闹。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我真的会谢!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这场从停车场开始的战争,其实没有赢家,只有更卷的输家。

它逼着所有城市都必须下场肉搏,把原本可以用来搞建设的资源,全部投入到这种“军备竞赛”里。加大,加大,再加大。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游客来说,最好的假期出行方式是什么?

是把车停在自己家楼下,然后打开电脑,随便点开一个旅游博主的视频,进行一场身临其境的“云旅游”。

别再吹什么城市温度了,假期免费停车的真相是“闪电战”-有驾

这才是真正的“无感停车”,因为你根本就没动。

就问你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典中典。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