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

你说现在这车价格飞涨也就罢了,没想到连个“特殊涂装”都能卖出让人瞪大眼的价格。宾利飞驰最近在游艇展上秀了个渐变车漆,块头还是原来的块头,发动机没变,轮胎也不是镀金的,可惜这个“Ombré by Mulliner”涂装一披上去,身价立马又多了6.8万美元。这得是多值钱的颜色,能让人花六十多万人民币,就为了你看一眼车头蓝、车尾蓝、车门蓝得正正好好的?这事儿要搁以前,不得让人怀疑人生么。

咱先琢磨琢磨,这玩意值不值?奔驰E级现在落地才多少钱,宝马5系呢?甚至很多人买新能源凯迪拉克Lyriq,还差着买涂装的钱呢。可问题来了,大家是真看得出来这颜色到底有多复杂么?还是说就是给别人听的,跟那种“胶原蛋白肽肽深海小分子奢华级”的护肤品包装一样,反正听着就高级。渐变嘛,好像很有科技含量一样,动辄要花技师小半个月喷一辆车,工时贵得不得了。宾利自己都说:这技术最难的地儿,就是“控制色彩混合,避免第三种颜色”。说白了吧,就是不能中间啥颜色都搅一块。这话听着高深,想来不就是小时候美术老师让咱别一股脑调颜料那意思?

再说了,咱们这些普通人到底能不能分辨得出这个工作量?60个小时,两个技师。我记得有的工种,一天24小时都不带眨眼的,干三天不带休息,挣的还没宾利给的喷漆钱多。你说为了这么几块蓝,再贵点都认了;可是直接漂出一辆奔驰E的钱,就让人琢磨,这车到底开出去,是给自己看?还是得让全小区的人围着指着说,那谁买了个能变色的宾利,可了不得!(当然,你买得起飞驰,大概率也不住那种全小区围观的地儿。)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可说到底,这玩意真是好看。你不能不承认,右首大品牌一出手,确实精致。托帕石蓝顺溜到温莎蓝,中间一抹过渡,跟P图修出来似的,特别流畅自然,说不上哪儿就让人觉得高级感扑面而来。咱小时候画画,沾水都沾不出这效果。你在路边看见这样辆车,哪怕不认得字母,也得多看两眼,心里难免有点羡慕。这种羡慕,其实就是被设计感带出来的虚荣,也不能说不对。

问题又来了,买得起宾利的,为什么还得花这冤枉钱?是钱多了没地花?还是自己真的很懂车,想显摆点不一样?还真不一定。往往越是有钱人,越精于算计。他们知道,这种东西才是独一份。大街小巷都能买的东西,怎么能衬得出“我比你优越”呢?就是得来点别人没有的。红旗能喷个渐变出来,那也不稀罕了。可是你偏偏说只有宾利,而且一个月就喷几辆,还只有那么三种配色,此消彼长,就贵得理直气壮。这逻辑很清楚,有钱人想要的不是性能,不是舒适,而是稀缺感、定制感、独特感。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不能解决独一无二的感受,这才让他们掏钱。

所以才有那么多关于独角兽、天价钻戒、限量运动鞋的神话。“我跟别人不一样”成了消费升级的金字招牌,这个招牌你挂得起,你就牛,如果别人都能挂上,那你就不值钱了。别看国内外一堆文章说社会要平等,消费要理性,遇到这种定制涂装,还是会有人抢着来一套,要不然这生意早就黄了。

这里头其实还有个反着琢磨的点,今天我们买东西,更看重“故事”,不是东西本身。宾利这涂装,不光是几道蓝色,背后还一套“传奇工艺”、“大师调色”“耗时60小时”等等故事包装上去。你说真想炫技,人工喷涂再厉害,也比不过工业机器的精准,可故事就得和工艺绑一起了,越稀罕越非凡,才越有市场。有点像高级餐厅的菜,不用油不用盐,非得慢炖八小时,再让你品一品,说这是“舌尖上的奢侈”——其实很多时候是吃的个“稀有”,你要说那汤比老家鸡汤真香多少,还真未必。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老王买了辆本田,天天擦得贼亮。一年后邻居老李买了辆桑塔纳,立马贴了个皮革座椅,还套了个羊毛圈。他俩你追我赶,最后都说自己车才是“家里的头牌”。其实在今天看来,这种比拼都是无用功。可是真轮到有钱人了,整天说低调,可低调里还是得找个角落炫耀一下。这渐变涂装,无非就是变着法子花钱、变着样子炫耀。你敢说买家没人是冲着外观,那肯定不是。有钱人也虚荣,哪怕他嘴上不说。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宾利飞驰新涂装贵6.8万美元,技术手工难,买家看重独特身份-有驾

又有人说了,这钱不给技师,难道等着全投到广告去?说的也没错,高端消费就是这样,技师手工喷一车不稀罕,稀罕的是宾利愿意收你一辆高级轿车的钱再做这个事。门槛在这,优越感也在这。贵不是为了反映成本,而是给一部分人制造“阶层小众感”。这事看不惯能咋办?回头你看见奔驰宝马又出什么香槟金或午夜蓝限量版,溢价又能拍到天上去,归根结底一样。

翻来覆去讲了这么多,本质上社会发展到这种阶段,已经不是光讲功能了。汽车作为商品,其实功能分化得都差不多。动力、智能、舒适,主流品牌都不会太差。剩下拼的就是美术、设计、故事和梦想,谁忽悠得响亮,谁唱得动情,客户就认谁。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定制涂装、限量版、稀奇古怪配色,越会有人买单,因为买的是个“我能拥有你没有的权力”,这是消费的高潮。从某种程度上说,买车已经不只是用来开,而更像是在买身份,买一个故事,买一种朋友圈里别人羡慕我、我能话事的感觉。

说到底,这些“奢侈特色”和普通人的实用逻辑隔着十万八千里。老百姓可能一辈子买车都在纠结油耗、空间、保值率,有钱人则可以花一辆奔驰E的钱给自己的宾利化上个妆,这现实不能怪汽车品牌收割智商税,毕竟人家也是开门做生意,放大了“身份经济”。奢侈品的本质就不是“实用”,而是“讲究”。

所以问题就回到那个最朴素的设问:有钱人的钱是不是更值钱?你花60万买个颜色,图啥?其实无非就是让人知道我花得起、我不一样,这才是最大公约数。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羡慕,还是反思?我觉得大可不必。大家在消费里都有自己“炫耀”的那一角,无论你是买最新手机、组最牛电脑,还是在车上贴拉花,都差不多。奢侈品世界有它独特的玩法,普通人守着自己日子就挺好,至于宾利那一抹渐变蓝——说不定等哪天二手市场低谷时期,也能捡个漏,成就新的段子。

说到底,宾利的这波涂装,就是给有钱人的游戏又添了个新花样,如果你不理解,那也很正常。就像有时候我们不理解别人花大价钱买古董买艺术,但人家乐此不疲。世界就是这样,有的人负责“讲究”,有的人负责“实用”;有的人靠钱买身份,有的人用勤劳换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也许你压根不在乎那两个蓝怎么糅在一块,但群体的需求永远会有人买单,也永远会有人觉得不值。无论你张扬还是低调,这车一开出来,它值不值——早就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