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X4三电机零百3秒,800V快充10分钟跑400公里,但50万起售价能让多少人为情怀买单?

宝马iX4三电机零百3秒,800V快充10分钟跑400公里,但50万起售价能让多少人为情怀买单?

上个月在充电站碰到个开Model Y的朋友,聊起他刚试驾完iX4回来,那表情挺复杂。他说踩下电门那一瞬间,整个人被按在座椅上的感觉,确实让他想起当年第一次开E46 M3的劲儿。三电机布局带来的推背感和燃油时代那种线性输出完全是两码事,后桥那台励磁同步电机在高速后段依然能持续发力,这点倒是跟很多电车到后段就乏力的调性不太一样。

宝马iX4三电机零百3秒,800V快充10分钟跑400公里,但50万起售价能让多少人为情怀买单?-有驾

这台车搭载的46mm大圆柱电芯,单看参数确实有些门道。能量密度比上一代提升不少,CLTC续航能摸到900公里的边,搭配800V架构快充10分钟补能400公里。我特意问了他冬天表现如何,他说上周零下十几度开暖风跑高速,掉电比例比预想中要好,或许跟那套热泵系统回收电机废热有关系。不过话说回来,35分钟充到80%这个速度,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多少有点不够看了。

坐进车里能感觉到宝马还是想守住一些传统。那块曲面屏和iDrive系统的逻辑,用起来比较顺手,不会让你觉得像在操作平板电脑。木质饰板下面藏着各种传感器,他们管这叫Shy Tech,表面看着挺克制,实际功能该有的都有。方向盘握感和转向回馈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味道,配合后轮转向和空气悬架,在山路上劈弯的感觉跟燃油车时代的X4还真有几分神似。

不过设计这事儿就见仁见智了。那个斜杠式日行灯和缩小版双肾格栅,说实话刚看到确实需要适应一会儿。风阻系数做到0.25确实挺低,但视觉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溜背线条倒是比现款X4更流畅,只是这种轿跑SUV的实用性本来就是个妥协产物,后排头部空间和后备厢容积注定跟舒适性沾不上太大关系。

宝马iX4三电机零百3秒,800V快充10分钟跑400公里,但50万起售价能让多少人为情怀买单?-有驾

说到价格这事儿,50万起步放在几年前或许还能靠品牌力撑住场面。但现在市场上三四十万就能买到续航差不多、智能化更全面的选择,而且充电网络铺得比宝马那些合作桩要密得多。激光雷达这种配置还得选装,这点在同价位竞品上基本都是标配了。所谓的品牌溢价和操控质感,到底值不值这20万的差价,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本账。

千兆以太网和40个传感器听起来很唬人,但落到日常使用场景,大概率感知不到跟百兆网络有什么实质区别。倒是那套UWB数字钥匙的无感解锁挺方便,走近车就自动开门这种体验,用过之后确实回不去了。

宝马iX4三电机零百3秒,800V快充10分钟跑400公里,但50万起售价能让多少人为情怀买单?-有驾

电动化时代,传统豪华品牌多少都有些尴尬。技术储备和调校功底还在,但面对新势力那种快速迭代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没以前那么明显了。iX4这台车可能更适合那些从燃油宝马一路开过来,对品牌有情感认同,同时也想尝试电动化的老车主。至于能不能打动那些在意性价比和智能体验的年轻买家,就不太好说了。

朋友最后跟我说,他可能还得再等等看市场反馈和实际优惠幅度。毕竟买车这事儿,除了账面参数和驾驶感受,还得考虑后续用车成本和保值率。电动车迭代这么快,今年的旗舰配置明年可能就成中配水平了,这种不确定性多少让人有些犹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