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理想汽车推出纯电MPV车型MEGA时,全网掀起了一场“高铁头”造型的激烈讨论。有人调侃它像“外星人座驾”,有人吐槽“花50万买了个移动的洗衣机”。尽管争议声铺天盖地,但真正让理想头疼的,其实是车主群里的一条真实反馈:“车是好车,但每次开出门都要被围观拍照,接送孩子压力太大了。”
如今,这款被贴上“激进”“小众”标签的MEGA销量遇冷,全年只卖出1万多辆。而就在上个月,理想带着全新纯电SUV——i8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学聪明了:外观直接“缝合”了L系列的稳妥和MEGA的科技感,甚至把备受争议的溜背车尾改成了大众接受度更高的方正造型。一位看过实车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终于不用怕被路人问‘这车是不是殡仪馆赞助款’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能装进纯电SUV吗?
如果你坐过理想L系列的车型,一定对它的“家庭娱乐厅”印象深刻——后排独立座椅配按摩功能,头顶装着15.7英寸大屏,车门上甚至能变出小冰箱。这种“把客厅搬进车里”的理念,让理想在增程式赛道上一骑绝尘,去年卖出了50万辆。
但到了纯电领域,事情变得复杂起来。i8虽然延续了六座布局和标志性三联屏,却面临一个灵魂拷问:当特斯拉车主在炫耀5秒破百的加速,蔚来用户享受着三分钟换电的便利时,理想引以为傲的“家庭场景”还能打动消费者吗?
一位深圳的奶爸车主给我算了一笔账:“去年差点买了MEGA,但算上选配要55万,够买两台比亚迪唐了。现在i8定价要是超过40万,我宁愿选配置低点但能换电的ES8,起码回老家不用担心充电排队。”
12分钟充500公里?理想画了张大饼
发布会上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i8的5C超充技术。官方宣称充电12分钟能跑500公里,这速度堪比手机快充。但现实往往比PPT骨感——目前全国1863座理想超充站中,90%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有网友实测发现,在郑州郊区找理想超充站,最近的要开车28公里,而隔壁的特斯拉超充站就在3公里外的商场停车场。
更尴尬的是,这套技术对电网负荷要求极高。今年春节,某新势力品牌在高速服务区的超充桩就闹过笑话:四台车同时充电时,系统直接跳闸,车主们不得不在零下5℃的寒风中干等两小时。理想工程师私下透露,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动态分配充电功率”,但具体效果还要看实际运营。
蔚来小鹏围剿,i8拿什么突围?
打开汽车论坛,关于i8的讨论里总绕不开两个对手:标配换电的蔚来ES8和智驾领先的小鹏G9。前者能像手机换电池一样3分钟满血复活,后者高速NGP的变道成功率高达97%。相比之下,i8的激光雷达和Orin芯片更像是“标配动作”——毕竟隔壁问界M9都开始玩车外投影对话了。
不过理想也有杀手锏。他们悄悄升级了车机系统,新增“全家影院模式”:二排座椅放倒后能与三排形成躺椅,配合21个扬声器的7.1.4声道音响,直接变身移动IMAX影厅。北京朝阳区一家理想体验店的销售告诉我,带孩子来看车的家长最吃这套:“上次有对夫妻试驾完当场下单,理由居然是‘孩子上车就不闹了’。”
45万买理想纯电,是抄底还是踩雷?
资本市场对i8的态度很分裂。一边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喊出“目标价看涨30%”,另一边散户论坛里充斥着“MEGA的坑还没填完”的质疑。这种分歧直接反映在预售数据上:截止3月15日,i8的盲订订单突破2万辆,但4S店销售坦言,约40%的客户要求“可退定金”。
一位参与过MEGA首批交付的车主道出心声:“去年提车时觉得开上路很拉风,现在二手市场挂38万都没人问。这次i8至少要观察三个月,看看真实续航有没有虚标,充电桩会不会又成摆设。”
写在最后
从L系列到MEGA再到i8,理想汽车的策略始终清晰:抓住中国家庭“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消费心理。但纯电赛道的游戏规则早已改变,这里不再是谁的屏幕多、沙发软就能稳赢——当蔚来车主在换电站喝着免费特饮,特斯拉粉丝炫耀着赛道模式漂移时,i8需要证明的不仅是产品力,更是理想汽车在纯电时代重构用户体验的能力。
据说李想本人给团队下了死命令:i8必须复刻L8的成功。而市场给出的考验同样直接:在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当满载六口之家的i8车主们驶入高速服务区,他们能笑着完成12分钟闪电补能,还是被迫加入“充电一小时,打架五分钟”的魔幻现实?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