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增程销量下滑与纯电开局不利的双重压力,理想汽车正开启一场全面的战略转型,其突围路径已清晰可见。
理想汽车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半年,这家曾经的新势力销冠面临销量增速放缓、纯电车型不及预期的困境,甚至一度跌出新势力交付榜前三。增程基本盘受竞争对手冲击,而纯电领域 MEGA 与 i8 的市场表现也未达预期。然而,进入下半年,随着一系列战略调整和新品发力,理想的突围路线图正逐渐清晰。
01 销量困局:增程疲软与纯电受阻
2025 年上半年的理想汽车,可谓步履维艰。7 月份,理想交付新车 30731 辆,同比暴跌 39.74%,环比下降 15.29%,这是理想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
曾经凭借增程式电动车一路高歌猛进的理想,此刻却面临主力L 系列车型的疲软。理想 L6/7/8/9 面临问界 M7 焕新版、小米 YU7 等竞品分流,原有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配置优势被竞品快速复制。
在纯电领域,理想的首款纯电 MPV MEGA 因外观争议和定价过高,销量不及预期,全年目标仅完成约 1.1 万辆。7 月底新推出的纯电 SUV i8 虽降价至 32.18 万起,但 24 小时大定仅 3000-5000 台,转化率仅 10%,远低于预期。
02 下半年突围:纯电走量与保卫基本盘
面对困局,理想汽车自下半年开始采取了 “保家拓土” 的双线作战策略。
i6 成为纯电市场的 “走量利器”。9 月底,理想推出了售价 24.98 万元的五座纯电 SUV i6。这款车上市 5 分钟即大定破万辆,首月交付 1.5 万辆,平均每家门店 48 小时能接 80-90 个订单,锁单率超 75%。更有意义的是,买 i6 的人中 60% 是开理想增程车的老车主,相当于 “自家粉丝” 给这款新车投了信任票。李想为 i6 设定了明确的市场定位 —— 与小米 YU7 和特斯拉 Model Y 组成 “67Y”,替代奔驰 GLC、宝马 X3 和奥迪 Q5 这些传统豪华 SUV 的市场地位。
全力保卫增程基本盘。理想针对 L 系列推出 “焕新补贴”,10 月 8 日前订 L 系列智能焕新版,直接给予 1.5 万置换补贴。同时配置跟进升级:L6 标配激光雷达,L7、L8 换上双腔空气悬架,续航也同步提升。这波 “加量又让利” 明显是想靠增程车型守住销量底线。
03 2026 年布局:技术革新与产品重组
如果说 2025 年下半年是理想的短期突围,那么 2026 年则是中长期的技术与产品重构。
动力系统全面升级。理想计划推出新一代增程 3.0 系统,这将带来多项技术突破。增程器热效率预计将超过 43%,油耗较现款降低 15%;CLTC 纯电续航有望突破 300 公里,充电速度也将大幅提升,20%-80% 充电时间可能缩短至 15 分钟以内。以 L9 为例,电池容量可能从 52.3 度提升至 60-65 度,而 L6 的电池容量也有望从 37 度增加到 45 度以上。
智能驾驶领域变革。2026 年可能成为理想自研智驾芯片量产的关键节点。现有的 AD Pro 方案可能逐步退出市场,由更强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替代。理想可能全面切换自研芯片,用单片 M100 替代英伟达 Thor,算力提升 50%-100%。
底盘技术升级。双腔空悬配置有望在 L 系列全面普及。i6 车型已率先标配该技术,L 系列其他车型或将跟进。更值得关注的是全主动悬架的研发进展,这项技术若能实现量产,将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04 战略调整:从激进到求稳
经历 MEGA 的失利后,理想汽车的整体战略从激进转向求稳。
李想本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激烈言论转向谦虚细致互动。整个 7 月,李想频繁在微博上与用户交流,一改此前的激烈言论风格,如今的行事风格与雷军更为接近。
产品策略更谨慎。理想决定先发 i8 和 i6 两款产品,而不是一次打出四张纯电牌。“如果这两台车不能成功推出,后面的 i 系列也很难去论证价值。” 理想汽车第二产品线总裁张骁表示。
销量预期也转为保守。i8 亮相阶段,内部销量预期仅 3000-5000 辆,而外部券商的预期是稳态 5000-8000 辆,理想不再是高喊 “50 万以上销量第一” 的那个理想。
定价策略更具竞争力。理想 i8 最终 32.18 万元的起售价和理想 L8 一致,甚至于 Ultra 版本比 L8 Ultra 低了 1 万元。据虎嗅汽车了解,i8 的整体 BOM 成本比 L8 高至少 2 万元。
05 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
当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理想汽车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2025 年被理想定为海外发展的 “元年”。理想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2024 年)聚焦国内市场和 “增程” 产品;第二阶段(2025-2027 年)销售市场将正式扩展为国内加海外,产品线也将变为增程加纯电。
为支持海外扩张,理想已建立了德国和美国的研发中心,并开始正式搭建海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市场规划方面,理想将主攻中东、中亚和欧洲市场。在中亚,理想已初步建立豪华形象,在哈萨克斯坦、阿联酋落地直营售后。
理想认识到海外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临品牌知名度较低等问题,强调开拓海外市场需要长期能力和时间的积累。
从目前布局来看,理想汽车已构建起清晰的突围路线:依靠 i6 在纯电市场实现规模化,通过增程 3.0 和智驾芯片自研构筑技术护城河,借助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量。
不过,这条突围之路依然布满荆棘。i6 能否持续热销?2026 年的技术升级能否如期落地?海外扩张能否顺利推进?这些都是理想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
李想曾反思:“MEGA 是理想成立十年以来为数不多的败仗。” 这场败仗让理想收敛了锋芒,却也可能成为其走向更稳健成熟的转折点。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 36策 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