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一台售价“只要”20万出头、30分钟订单就破万的新能源汽车,真能做到“又实惠又不亏钱”,这背后到底是套路还是实力?别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刚一预售便火到爆的智己LS6,到底是怎么在新势力车圈杀出血路的。
8月这天晚上还没凉透,全新智己LS6一发布,20.99万元起的权益价像往油锅里滴了一勺冰水――只见弹幕满天飞,30分钟里订单数字唰唰往上涨,一举飙到10000+.那些质疑“新势力汽车都是收智商税”的梗一时间消停了不少。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早摸着下巴:这定价,背后得有啥门道吧?说是亏钱卖吆喝,那哥几个的钱包也不是长大风里,图啥呢?可要说真能用这个价卖还不亏,供应链得拧成啥样?
但9月上市还有悬念,据说价格有望再往下探――这波操作真不是吊胃口,智己这是想抄底抄到地心啊!
发布会一散,媒体和智己高管的连环问答就上演了现场版“灵魂拷问”:到底怎么定的价、销量心里有没个数、赚不赚钱、为啥非要做增程、下一步棋想往哪落?几轮下来,大家好像都明白了点什么,又好像啥都没捞着。这年头,上市发布会成了大型狼人杀现场,你抛一个问题,对方微微一笑,回你一句:值得期待。可别说,还真挺会留悬念。
回头理理,今天在这跟大家复盘下,重点问题该咱们都不漏。一句话总结,智己LS6这波骚操作,怎么都值得深扒。
关于定价,这才是重头戏。李微萌说得明明白白:国产新能源渗透率眼看蹿上50%,但另一半消费者,心里还是那口老汽油车的“味儿”。想让他们转向新能源?讲情怀没用,还是得让钱包先不肉疼。所以,这套定价就是冲着15-20万燃油车用户下的狠手,主打一个让你没有购买压力。52度电增程版定在21.49万,66度大电池版23.99万。这个数,说实话,比一众同级别“老对手”纯电或者增程版都要来得“礼遇有加”。
难怪发布会后销量秒破1万单。营销词就别套了,羊毛薅得清清楚楚。但问题也跟着来了――你这不愁销量的姿势,赚钱不?李微萌绕着给了答案。拆开她那话听听:上汽大树底下好乘凉,供应链一体化妥妥的。连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都跟智己搞战略合作,给足资源,没小灶但也吃得饱。字缝里透出的信号是,不会亏钱,大家稳坐钓鱼台。说白了,这些牌面,是大厂默默承担了大半成本压力。你当人家是发善心的?
但供应链省下的钱是真的真,补贴给了谁呢?还不是给市场做刺激。人家玩的是“输血自己+拥抱市场”,不是边哭边卖血。
销量预期呢,老李也不押宝数字,直接甩例子:去年新LS6横扫赛道,19周霸榜,2024年还蝉联分区冠军。7月份20万级SUV中卖第二,主打一个“稳”字。今年酷暑未退,她来一句:“种瓜得瓜”――意思就是咱刚砸下去的种子(发布会),30分钟那结出的瓜(销量),您还品不明白?立秋了,等着大丰收吧。直接给同行立了Flag,不墨迹。
至于为啥要“两条腿走路”,不只做纯电了,开始搞增程。李微萌坦言,纯电那些我们做得有模有样,操控、噪音抑制、智能化、快充……咱该卷都卷了。可一有人问起:冬天北方咋办?家里没法安充电桩咋整?里程焦虑门前站了小两年。此时不改动力路线,更待何时?于是增程上马,既能享受纯电的体验,又不用老琢磨有没有电,好比鱼和熊掌兼得,啥都不少。
还说动力形式其实没那么至高无上,纯电、增程甚至插混,各有各的用户。有人喜欢踩油门的暴躁激情,也有人就图安安心心带娃买菜。作为车企,智己学会了别跟自己较劲,得和用户的习惯“谈恋爱”。用户最需要的体验才是决定题,这场“自我调整”挺漂亮。北方用户,你们的诉求咱们都听见啦,超级增程安排上。
换到焦樵补充,他也没藏着掖着。双动力是信心爆棚的体现,说出来没刹车。希望BBA那帮前粉都来,油车、纯电老用户都别客气,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这波操作不就是“盆满钵满”、“广撒网多捞鱼”么?
细细琢磨,从油车到混动到纯电,再到增程,新势力都是踩着需求变迁的鼓点跳舞。项娇那边的回答挺有味道。她不着急下结论,反倒说,技术多元存在是这个行业的跳动心脉。今天你争我辩,增程技术是短板大家心知肚明:有的版本续航拉垮,有的亏电奔驰感丢一半,充电慢到以为还在2G年代。可不就是这些问题催生了优化升级的机会?“以纯电定义增程”这路子,就是希望靠一体化开发刷掉那些让用户直皱眉头的负面体验。
恒星超级增程,就是智己用来攻克用户“里程焦虑”心魔的大杀器。只要技术真香,总有一天纯电出行会和燃油一样“无痛”。至于哪些技术最后能留在舞台中央呢?项娇话锋一转,市场和用户才是真正的评判官。等翻篇了,争论会自己散场。
说到原则,那也是没啥好遮掩的,智己自我定位很明显:电动化和智能化是起点,也是终点。只要用户要啥,咱就整啥,用对路子的黑科技满足市场需求,才是真王道。在风口上,任谁都不想被浪头拍到沙滩上。
等会,别以为智己只玩LS6。大号哥哥LS9已经悄悄列队,李微萌把话放这:四季度准有消息,先别急。销售网络呢?如火如荼,目前400家,车展开到9、10月份直接冲500家,眼看着渠道快车道都快被“智己牌小蓝旗”铺满。说白了,这就是全副武装,哪都有你的“潜在业主”。
兜兜转转,这场发布会下来的信息也挺明朗。智己用“供应链+战略合作”的优势挤出了空间,拿出极致性价比左右逢源,既抢占了油车用户,又极力吸引增程和纯电老炮。这种打法,如果说是一场资本、技术与营销的“三国杀”也没人会反对。要是在以前,你可能还会嗤之以鼻一声“价格屠夫”。但今时不同往日,讲究的更是技术硬实力和供应链后端的铁血保障。只要“把用户放中间”,市场回报自然不会小气。
可这里有个隐藏槽点――你以为20万新能源已经见底,那是你没见过下一个价格策略。我们都知道这波拼杀仅仅是开始,车圈厮杀腥风血雨,明里打价格、暗里拼技术、还得脑子清醒盯着市场风向。智己下一手牌,未必不再下探。你说这是不是给友商点压力?有道理。
当然,每个人想的还不一样。有人觉得最厉害的是市场切割的准确,有人压根只看数据,销量就是王道;还有人,纯粹图个“抄底型买家”便宜。所有的讨论,其实都指向一个出发点――谁能在新能源的海洋里,变成新的主角王。
看着这场关于动力、工艺、价格、未来之争的大戏,你会发现,之前的偏见和质疑,都慢慢让位给数据和体验。智己野心不假,但脚步扎实。就像小区楼下老大爷说的,“这年头,谁踏实做事,谁就能有好报”。是吧?
行文至此,还得落个余音未了――这波智己LS6的火爆,不仅改写了品牌路线,还带来了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新势力不是孤勇者,更像是拼图高手。风口上的“定价屠夫”,说到底,干的还是把用户和市场研究明白了的活。
回头再想,你更看重哪一点,是价格,性能,还是品牌底蕴?你会成为下一波智己的用户吗?留言说说呗,说不定下个“爆单王”,就是你用脚投票选出来的!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