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车型交车仪式:问界、小鹏、小米车主对比鲜明

▍ 交付仪式像面镜子,照出车企的小心思

最近刷到三组交付仪式的照片,差点没认出来——问界M7的车主们站得板板正正,大哥们西装革履,口罩都没摘干净;小鹏G7那边倒热闹,年轻夫妻推着婴儿车,宝妈举着手机拍娃啃磨牙棒;最扎眼的是小米SU7,女生占了半边天,有个穿连衣裙的姑娘站在车头比耶,镜头都跟着她的笑转。同样是提新车,咋差别跟换了人间似的?

▍ 交付台下藏着最真实的用户画像

豪华车型交车仪式:问界、小鹏、小米车主对比鲜明-有驾

问界M7的首批车主,像极了2022年那批“敢为人先”的务实派。当时疫情刚放开,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车交付量环比跌了18%,但问界M7硬是靠“六座大空间+鸿蒙座舱”杀出血路,当月卖了12345辆。有位武汉车主在论坛回忆:“提车那天全家长辈都来了,我爸说‘这车能装,过年走亲戚不挤’。”再看小鹏G7,2024年上市时主打“亲子友好”,后排装了可调节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去年12月杭州车主王女士在小红书晒视频:“二宝在后排玩车载投影,大宝趴在全景天窗数星星,这才叫带娃开车。”至于小米SU7,更像是给“颜值党”准备的礼物——工信部数据说它风阻系数0.195Cd全球前三,但年轻人聊的是“无框车门+溜背设计”,上海车主林小姐上周在抖音发变装视频:“坐进驾驶位,镜子里的我和车,谁更好看?”

▍ 品牌基因决定了用户的“长相”

为啥同样的交付仪式,车主差别这么大?答案藏在车企的“生存策略”里。问界早期绑定了华为的“家庭用户”标签,从车机系统到座椅布局,全在围着“一家之主”转,所以车主里男性多、年纪大,像极了当年买SUV的家庭决策者。小鹏G7则踩中了“二胎政策”的红利,官方宣传里“儿童模式”“母婴级材料”出现频率比“加速性能”还高,自然吸引了年轻爸妈——他们要的不是“推背感”,是“娃哭不哭”。小米SU7更绝,雷军带着“年轻人的第一辆高端车”口号入场,从发布会直播到车主社区,都在强调“设计感”“科技潮”,所以女车主多、颜值讨论度高,本质上是把手机端的“颜值经济”搬到了车上。

▍ 但“标签化”正在悄悄啃噬市场

不过最近情况有点微妙。乘联会1月数据显示,问界M7女性车主占比涨到了32%,有车主在社群吐槽:“当初选它是因为空间,现在发现座椅加热居然要选装,早知道看看小鹏了。”小鹏G7也没闲住,新出的智驾版宣传语从“带娃神器”变成“城市NOA”,评论区有爸爸说:“能自动泊车确实香,但儿童座椅接口还是有点挤。”小米SU7更焦虑,最近有女车主发帖:“销售说女生不用懂参数,但我老公非让我对比电机功率,现在有点尴尬。”这说明啥?用户需求早不是“一刀切”了——男人可能爱颜值,女人也需要空间,年轻家庭未必不看智能配置。

▍ 破局的关键,是学会“拆标签”

好在车企们已经反应过来。问界M7最近推出了“时尚特别版”,内饰加了木纹饰板,销售话术从“适合全家”变成“全家都适合”;小鹏G7上线了“轻商务模式”,后排能一键调平成临时办公位;小米SU7则搞起“家庭日”,让女车主带娃来试驾,顺便体验儿童安全锁。这趋势挺有意思——以前车企给用户贴标签,现在用户给车企贴标签。就像问界车主老张说的:“车是死的,人是活的,谁能把需求摸得透,谁就能活得久。”

下次路过交付中心,或许能看到更鲜活的画面:问界的沉稳里多了点时尚,小鹏的热闹中添了份从容,小米的精致间藏着点温度。毕竟,车是工具,人是主角,交付仪式照见的,从来都是我们对生活的期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