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你要是去逛车展或者刷刷汽车新闻,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车长得越来越像,尤其是电动车,一个个都追求那种光滑、简洁、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样子,车里面呢,大屏幕是越来越多,实体按键越来越少,恨不得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都给你塞进去,让你感觉不像在开车,倒像是在一个会跑的客厅里。
可就在大家都往这条道上挤的时候,奇瑞旗下的iCAR品牌却突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一台方头方脑、看着像个“铁盒子”的新车开到了大马路上,这台车就是iCAR V27。
这一下可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很多人都挺纳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车企愿意回头去做这种看起来有点“复古”的车呢?
这到底是想不明白市场,还是手里藏着什么别人没看透的王牌?
咱们先来好好看看这台iCAR V27到底是个什么样。
它可不是那种小巧玲珑的玩具车,这块头相当扎实。
车长快到五米,宽度将近两米,高度也接近一米九,轴距有两米九,这尺寸已经稳稳地迈进了中大型SUV的门槛,比它之前那个小兄弟iCAR 03可是大了一大圈。
往路边一停,那气场就跟现在路上跑的那些圆润的城市SUV完全不一样,透着一股子硬朗和实在劲儿。
它的样子,可以说是把所有硬派越野车上招人喜欢的元素都给集齐了。
圆圆的车头大灯,看着有点憨厚又有点复古;车屁股后面挂着一个备胎,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书包”,这一下子越野那味儿就出来了;后备箱门也不是向上掀的,而是像开冰箱门一样从侧面打开;再加上那熏黑处理的尾灯,整个车看起来就像是专门为出远门、走烂路准备的。
这种设计,在如今这个恨不得把风阻系数降到极致的时代,简直算得上是一个“异类”。
那么,为什么iCAR敢这么做?
难道他们不知道现在大家买电动车,最关心的就是续航里程和车里的智能化设备吗?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消费观念的大转变。
咱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这一代,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各种高科技产品,对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所谓“科技感”,看得多了,新鲜感自然就下降了。
就像一个人天天吃精美的西餐,时间长了,反而会特别想念一碗家常的手擀面。
根据一些市场调查报告的数据,比如《2023中国新生代消费趋势报告》就提到,超过六成的年轻消费者在购物时,更看重产品的“个性化表达”和“情感连接”。
他们买一辆车,早就不再是单纯为了上下班代步,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说到生活方式,这两年最火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露营和自驾游。
你打开社交软件看看,到处都是周末开着车跑到山里、湖边,车顶上撑着帐篷,后备箱里摆着咖啡壶和折叠椅的照片。
这种被称为“轻越野”或者“精致露营”的活动,已经成了一种新的社交潮流。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去年户外露营相关装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将近七成。
这种玩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呢?
它不一定真的要能翻山越岭,去挑战极限路况,但它必须看起来能,必须能给你一种“随时可以出发,去往任何地方”的心理暗示。
同时,它还得是个上镜的好搭档,拍照要好看。
方盒子车这种方正、硬朗的造型,正好就满足了所有的幻想。
它卖的不仅仅是车本身,更是一种对自由、对远方的向往,是一种能让你在朋友圈里脱颖而出的“社交货币”。
理解了这一点,你再回头看iCAR V27的各种选择,就会觉得它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精准和聪明。
在动力系统上,它没有盲目跟风去做纯电动车,因为续航焦虑和充电难的问题,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依然是个大坎。
它也没有像理想汽车那样,直接用上2.0T这种比较大的发动机来做增程器,那样虽然动力强,但成本和油耗也会跟着上去。
iCAR选择了一条非常务实的中间路线:用一台1.5T的发动机来当“充电宝”,也就是增程器。
这套系统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1.5T发动机技术非常成熟,生产成本也控制得很好,这样一来,整车的价格就能做得更亲民,让更多人买得起。
其次,它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
官方公布的纯电续航里程有九十公里到一百五十公里好几个版本,这个续航水平足够应付绝大多数人每天在城里上下班的需要了,周末想去周边玩,或者节假日要跑长途回老家,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随便找个加油站加油就行,用起来和油车一样方便。
这种设计,对于那些想体验新能源车的平顺安静,但又对纯电车心存顾虑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它不像仰望U8那样,技术先进得像个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也不像理想L7那样完全定位成家庭“奶爸车”,V27的目标用户画像非常清晰,就是那些预算不算特别充裕,但心里又装着诗和远方的年轻人。
它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把硬派越野的梦想拉到了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地方。
而且,这台车也并非只有一个硬朗的外壳,它的很多细节设计都体现了对用户实际需求的深入思考。
比如说,它的天幕设计得很有意思,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光的,这样既能让阳光洒进车里,增加通透感,又不会让你感觉像坐在一个玻璃鱼缸里,被外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保留了私密性。
车身侧面还装了两个结实的踏板,在野外需要爬上车顶拿东西的时候能帮上大忙,平时家里老人小孩上下车也更方便安全。
还有,那些看起来只是为了增加粗犷感的黑色装饰条,其实里面巧妙地隐藏了各种雷达和摄像头,这意味着它同样具备现在主流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这就正好迎合了当代年轻消费者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希望车的外观能彰显个性,看起来够酷够硬,但在日常驾驶中,又希望有高科技来帮忙,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V27就像一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朋友,把这种需求拿捏得恰到好处。
更值得一提的是,iCAR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同时找了国轩高科和宁德时代这两家国内顶级的电池厂。
从商业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
采用双供应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某一家供应商出现产能问题而影响整车的生产进度,这是确保能够大规模、稳定地交付车辆的重要保障。
这个细节透露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iCAR V27绝不是一个玩票性质的概念车,或者只是为了试探市场反应的试验品,而是奇瑞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它打造成一条真正走量的产品线。
即便之前的第一款车iCAR 03被整合进了奇瑞风云系列,让外界一度以为iCAR这个品牌要被弱化,但V27的亮相,有力地证明了iCAR的探索和创新之路并没有停止。
它没有去讲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怀故事,也没有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来吸引眼球,而是非常实在地盯准了市场上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不想盲目跟风,去买那些千篇一律的“街车”,但同时他们又非常看重车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这个群体或许不是市场上声音最大的,但他们的需求是真实且持续存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