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

最近大家走在路上,或者刷手机看新闻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比亚迪”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好像越来越高了。

以前我们印象里,它可能就是造一些价格比较亲民的家用车,或者是公交车、出租车。

但现在,它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无处不在,而且形象也越来越高大上。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有驾

比亚迪是真的有什么独门绝技,还是说就是运气好,赶上了新能源这趟快车?

它那让人看着都觉得有点夸张的销量,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不讲那些太深奥的术语,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得看看它到底卖得有多火。

我们不去说那些零散的月份数据,就看一个最实在的官方全年数据。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比亚迪一年就卖掉了超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听了没什么概念,我给大家换算一下。

一年300万辆,就相当于平均每个月卖出25万辆,每天卖出超过8200辆。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上班8个小时,差不多每3、4秒钟,就有一位车主开上了崭新的比亚迪。

这个速度,在全球的汽车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有驾

而且,这个数字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它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你去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排行榜,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亚迪稳稳地排在第一位,然后你把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销量加在一起,很多时候还比不过比亚迪一家。

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卖得好”来形容了,这几乎是在重新定义市场的格局。

能做到这一点,比亚迪的第一个聪明之处就在于它的产品布局。

它搞了一个“双车战术”,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

王朝系列,你听听那些名字,“秦、汉、唐、宋”,一听就感觉很大气、很稳重,主要就是针对那些看重家庭使用、追求空间和舒适度的传统消费者。

而海洋系列呢,像“海豚、海鸥、海豹”,名字就显得年轻、有活力,设计也更时尚,主打的就是年轻人和那些追求科技感的群体。

这么一来,不管你是想买一辆沉稳大气的家用车,还是一辆灵动好玩的代步小车,都能在比亚迪这里找到合适的选择。

它就像开了一家品类齐全的“汽车超市”,把最主要的消费人群都给覆盖到了。

当然,光靠产品多是没用的,车子本身得有硬实力才行。

这就得说到比亚迪最核心、也是最让竞争对手头疼的地方了,那就是它几乎什么都自己造。

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有驾

这个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咱们去组装一台电脑,需要买不同牌子的处理器、显卡、内存条,然后把它们装到一起。

以前大多数汽车厂也是这么干的,发动机、变速箱、车上的电子系统,都是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采购来的。

但比亚迪的路子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个决定自己盖房子的包工头,不仅自己画图纸,连砖头、水泥、钢筋、玻璃,它都自己开厂生产。

从最关键的电池,到驱动车辆的电机,再到控制所有电子系统的电脑芯片,比亚迪基本上都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样做的好处是巨大的。

第一,成本低。

自己造东西,肯定比从别人手里买要便宜,而且不受制于人。

前两年全球都缺芯片,很多大牌车企都因为拿不到一个小小的芯片而被迫停产,损失惨重。

但比亚迪因为有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

成本控制住了,它就有底气在保证利润的同时,给消费者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在“价格战”里就是最大的王牌。

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有驾

第二,研发效率高。

你想想,如果车子的电池、电机、智能系统都是自己家工程师设计的,那大家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

想实现一个新功能,内部开个会就能敲定,不用跟好几个供应商来回协调、扯皮。

这就是为什么比亚迪能很快地推出像“刀片电池”这样既安全、续航又长的技术,还有像“天神之眼”这样的智能驾驶系统,并且迅速地应用到上百万辆车上。

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模式,让它在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上,远远甩开了那些需要依赖外部供应商的对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技术再好,价格再实惠,比亚e迪不还是个大众品牌吗?

要是手里预算充足,想买个豪华车,可能还是会先想到奔驰、宝马。

如果你还这么想,那说明你可能有一段时间没关注汽车市场了。

比亚迪现在正在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往高端市场冲,而且还冲得有声有色。

它专门成立了两个高端品牌,一个叫“腾势”,一个叫“仰望”。

腾势D9这款MP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号商务车,直接就把这个级别里常年的“老大哥”别克GL8给挤下去了。

比亚迪销量暴增,7个月狂卖249万辆,技术碾压全球车企!-有驾

它怎么做到的?

就是抓住了现在人的需求,既能用电跑省油钱,车里的配置又像个移动的豪华客厅,有冰箱有彩电,座椅还舒服得像按摩椅。

而“仰望”就更厉害了,它推出的第一款车U8,售价超过一百万。

这台车能原地掉头,甚至能在水里开。

这些功能可能普通人一辈子也用不上,但它就像一次技术实力的“肌肉秀”,向所有人宣告:别以为中国品牌造不了顶级豪车,你看我这些技术,别的车有吗?

当这些均价四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国产车,每个月都能卖出几千上万台的时候,它改变的就不只是比亚迪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是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

最后,我们把眼光放到国外。

比亚迪的出海,也跟我们以前想象的不太一样。

它不是简单地把车卖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去,而是直接在泰国、巴西、匈牙利这些地方投资建工厂。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布局,意味着它要把技术、供应链和工作岗位都带到当地,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

在欧洲、澳大利亚这些汽车工业非常成熟的市场,比亚迪的车也卖得很好,甚至在澳洲,它的海豹车型卖得比当地家喻户晓的丰田凯美瑞还要贵,但依然有很多人排队购买。

这说明,海外的消费者开始真正认可比亚迪的技术和品质,而不是单纯因为它便宜。

当德国的汽车工程师开始拆解比亚迪的车来研究它的专利,当日本的汽车高管组团来中国学习它的模式时,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了。

汽车这个行业,曾经由欧美日韩主导了上百年,但现在,来自中国的力量正在成为一股谁也无法忽视的新势力,并且开始在一些领域,参与制定未来的规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