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摩托车圈关于光阳赛艇ST250的降价讨论越来越多。这款曾经定价在2.6万多的合资巡航车,如今经销商报价已经压低到2.2万左右,部分地区甚至有2.1万的优惠价出现。
为什么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合资车型,价格会崩成这样?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买这车还值不值?这些问题在摩托论坛炸开了锅。
有人说光阳疯了,有人说这是清库存的套路,还有人在纠结买这个还是买国产新款。今天咱就把这事儿扒个清楚。
第一部分:赛艇ST250为啥突然降价这么狠
光阳赛艇ST250的降价,说白了就是被市场逼的没办法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现在的摩托车市场就能明白。
2025年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其实很有意思。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今年1到8月份,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产销量同比增长了35个多点,这个增速可是相当猛的。
换句话说,整个大排量市场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在快速增长。大家对250cc以上的摩托车的需求其实比过去更强了。
但问题在于,赛艇ST250是2020年就上市的老车型了。虽然它有合资品牌和水冷发动机这两个标签,但这几年国产摩托车企业疯狂内卷,各种新款250cc巡航车扎堆上市,配置越堆越高,价格却越压越低。
赛艇ST250在这个过程中销量大幅下滑,经销商库存越来越多。库存多了以后,经销商的资金就卡住了,急需要把旧车甩出去回笼现金。
这是降价的真实原因。光阳自己也在调整产品线。搜索显示光阳正在完善300cc级别的新品,比如赛艇S350黑武士版,2025年官方售价定在31980元。在新品陆续推出的情况下,老款ST250就成了"拖累",光阳也不希望它再占据经销商的资金。
与其慢慢清库存还得亏更多钱,不如果断降价,赶快把经销商的现金流盘活,让他们去卖新产品赚利润。所以这波降价表面上看是"骨折促销",实际上是被现实逼出来的"生存战"。
国产车企的疯狂进步,是压低整个市场价格的另一个原因。同价位的国产车,配置往往比赛艇ST250更丰富,这对光阳的定价策略造成了巨大冲击。
第二部分:2.2万的合资巡航,到底有啥能打的
好,现在问题就来了。既然降价这么狠,那赛艇ST250本身的实力怎么样呢?花2.2万买这款车,到底值不值?
先从最核心的发动机开始说。赛艇ST250搭载的是单缸水冷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量246cc,最大功率17.2千瓦,也就是大约23.4匹马力,最大扭矩23.6牛米。
这个动力数据放在2020年上市的时候还不错,但对标现在的国产同排量车型,确实有点保守。比如QJMOTOR闪300,最大功率是22.6千瓦,而且这款车官方还降价了2000元,现在起价只要21999元。奔达灰石300的功率是22.5千瓦,官方指导价23880元。
这样一对比,动力上ST250确实有点吃亏。但是,赛艇ST250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稳定性。水冷散热系统能让发动机长时间高转不会过热,电喷系统的调校也比较温柔,适合新手骑行,也很适合跑长途。
配置方面,我们来看看它现在还剩啥。标配前后碟刹加双通道ABS,这在当下基本是起步配置了。但是你会发现,它没有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就有点过时了,因为2025年的主流巡航车基本都标配TCS了。
仪表方面是传统的机械指针加小液晶屏,国产新款现在基本都是全彩TFT大屏,能连接手机导航,这方面的差距确实比较明显。减震系统是正立式前叉加双枪后减震,调校偏软,适合城市通勤,但压弯的时候支撑性就一般了。
赛艇ST250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坐姿。高高的手把加上低脚踏,骑上去确实有那种美式巡航的"慵懒范儿",很适合喜欢太子车风格的摩友。这个设计是真的有特色。
重量方面,整备质量是183公斤。对标QJMOTOR闪300的178公斤,赛艇ST250重了5公斤,这意味着操控灵活性会稍微差一点。对于女骑或者新手来说,可能需要花时间适应。
总结一下,赛艇ST250的优势就是合资品牌加水冷稳定性,还有那个经典的巡航坐姿。短板就是动力平庸,配置老旧,操控一般般。在2020年,这个配置卖2.48万还能说过得去,但到了2025年,面对配置更丰富、价格也不高的国产车,它的竞争力确实打了折扣。
第三部分:价格底线破了,光阳这波操作长远咋看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波降价的长期影响。短期来看,这对光阳肯定是个好事,经销商库存能快速释放,现金流回笼,资金链不会断。对消费者来说,2.2万买一台合资水冷巡航车,比同价位的国产150或者杂牌车更靠谱,发动机的耐用性有保证。
这是短期利好。但长期来看,这波降价可能有点伤品牌。
为什么这么说呢?光阳在国内市场的定位一直是"中高端合资品牌",赛艇系列更是它的主力巡航车。现在ST250直接降到和入门级国产车一个价位,消费者心里肯定会犯嘀咕。会想,既然合资车也就这个价,那我为什么不买配置更高的国产呢?这个心理价位一旦崩了,就很难恢复。
更扎心的是,这波降价会影响光阳后续新车的定价。比如赛艇S350黑武士版现在定价31980元。消费者会拿来对比,老款ST250才2.1万,新款的3.2万凭啥这么贵?到时候光阳要么被迫继续降价,要么放弃利润,怎么算都是"两难"。
隔壁本田的操作更有意思。本田CM300也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2025款官方指导价是20380元和20980元。这个价格确实也下来了不少,但本田靠着品牌信仰和经典的外观设计,稳住了用户的忠诚度。销量可能不如国产车高,但用户的黏性很强。
光阳选择了"价格战"这条路,短期能卖得多,销量看起来不错,但长期可能会把自己的"合资光环"给砸没了。一旦品牌定位崩了,要重新树立起来就难了。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当一个品牌的老款车型大幅降价以后,新款车的定价空间就被严重压缩了。这是个恶性循环。光阳后续能不能避免这个陷阱,就看它们怎么调整策略了。
所以这波降价到底是"及时止损"还是"自毁长城",关键看光阳的后续动作。如果只是清完库存就恢复原价,那还算明智。但如果一直靠低价维持销量,长期被淘汰那就是早晚的事。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问题你也想过吗
赛艇ST250降价消息一出,摩托论坛直接炸成了辩论现场。各种问题也浮出来了。
有人问,2.2万买合资巡航,真的比国产香吗?答案其实要看需求。如果你追求品牌信仰,喜欢那种经典的巡航坐姿,对发动机的耐用性和稳定性有执念,那水冷发动机的ST250确实比同价位的国产150更值。适合跑长途摩旅,新手也不容易操作不当。
但如果你更看重配置,想要TCS、全彩大屏、更强的动力,那国产车的性价比就明显更高了。比如QJMOTOR闪300,22.6千瓦的动力更强,双缸水冷发动机,而且价格还更便宜。奔达灰石300也是22.5千瓦的功率,价格定在23880元,配置和动力都比ST250强。
所以归根结底,2.2万买ST250还是买国产,取决于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还有人担心,现在买了会不会两三年以后保值率崩成渣?这个问题问得好。ST250已经上市五年了,本身就不是新车,现在又大幅降价,二手车商收车的时候肯定会狠狠压价。预计三年以后残值率可能只有四五十点,而国产热门车型可能能到五六十点。
这个差距不小。所以如果你打算长期骑,可以忽略保值率这回事。但如果想两三年以后卖掉换新车,就得提前做好"亏钱"的心理准备。这是笔账要算清楚的。
光阳会不会把其他车型也跟着降价呢?从经销商的反馈来看,这个概率很大。赛艇300、AK550等车型最近也有暗降的迹象,虽然幅度没ST250这么大,但趋势是一样的。送保养、贴膜、送配件,这些都是在变相降价。
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光阳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排除后续会有更多车型加入"价格战"。但问题是,这样下去光阳品牌的"高端形象"就悬了。一旦品牌掉价了,就算产品本身不错,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大幅下降。
结语
摩托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从赛艇ST250的降价潮就能看得很清楚。合资品牌靠品牌溢价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国产车用配置和价格硬刚,逼得老牌厂商不得不低头。
这波市场变化有输家也有赢家。输家是那些还在吃老本的品牌,赢家是那些真正投入研发、提升配置的国产企业。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选择更多了,性价比也更高了。
赛艇ST250跌破2.2万,一方面对消费者是好事,多了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但另一方面,对光阳来说,这既是"自救"的无奈之举,也是品牌转型的关键考验。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ST250本身配置怎么样,也不在于一时的销量高低,而在于光阳能不能在这次价格战中保住品牌的核心价值。如果只是一味靠降价换销量,迟早会被市场彻底淘汰。
反过来看,国产厂家也要警惕这个陷阱。配置堆高了,价格越来越低,虽然短期销量漂亮,但长期来看,品牌贬值的速度会更快。整个摩托车产业要健康发展,就不能只玩价格战。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老司机:如果你现在有2.2万的预算,会选择"经典合资"的赛艇ST250,还是配置更猛的国产巡航车呢?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也许你的想法就是整个市场的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