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往返合肥和淮南的朋友,大多会选择高铁、动车或者自驾,毕竟这两座城市相隔约100公里,传统认知里公交似乎不是首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合肥到淮南早就开通了全程公交线路,全程只需换乘1次,票价还特别实惠。这样的出行方式,到底值不值得选?实际体验怎么样?最近我专门亲测了一趟,跟大家分享真实感受。
我从合肥市区出发,第一站要坐的是合肥公交集团的C201路城乡公交。这趟车的始发站在合肥北城公交枢纽站,我从市区坐地铁2号线到三十头站,再转乘短途接驳车就到了。上午9点整,C201路准时发车,车厢里不算拥挤,大概坐了一半乘客,大多是沿线乡镇的居民,还有几位像我一样特意来体验跨城公交的年轻人。
C201路的路线主要沿着合淮路行驶,沿途会经过长丰县城、水家湖等站点,路面基本都是柏油路,车子行驶得很平稳。公交师傅开车很稳重,遇到路口和行人都会减速避让。车厢里很干净,还配备了空调和语音报站,座位也比较宽敞,坐起来不算累。我看了一下票价,从合肥北城到水家湖站只要5元,比起高铁票可便宜太多了。
大概1小时20分钟后,列车到达了换乘点——长丰县水家湖公交枢纽站。这个枢纽站不算大,但设施很齐全,有候车亭、座椅,还有便民服务台。换乘的是淮南公交的39路,两趟车的衔接很顺畅,我刚下车没多久,39路就到了,完全不用长时间等待。
坐上39路公交,感觉和合肥的城乡公交差别不大,同样干净整洁,乘客也不算多。39路的路线主要走合淮大道,途经淮南的双墩、曹庵等乡镇,最终到达淮南市区的国庆中路公交站。这一段路程大概50公里,耗时1小时左右,票价同样是5元。全程算下来,从合肥北城到淮南市区,公交费总共才10元,比高铁二等座32元便宜了不少,甚至比长途汽车票也要划算一半。
在车上,我和一位经常坐这趟公交的大叔聊了起来。大叔说他在合肥打工,家在淮南曹庵镇,每周都会坐这趟车回家。“高铁虽然快,但从市区到高铁站还要花时间,加上候车,全程下来也得1个多小时,而且票价贵。这趟公交虽然慢一点,但家门口就能上车,到淮南市区也不用转车,对于我们打工的来说,省钱又方便。”大叔还说,这趟车的班次也比较规律,每天大概有6个来回,早班车6点发车,末班车18点30分发车,完全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不过,跨城公交也有一些明显的短板。首先是耗时较长,全程下来大概需要2小时30分钟,比高铁的40分钟慢了不少。如果是赶时间的商务旅客或者有急事的人,肯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其次,路线比较固定,只沿着合淮路行驶,不能直达两市的核心商圈或火车站,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可能需要额外转乘其他交通工具。
另外,沿途的站点比较多,C201路和39路加起来有30多个站点,每到一个站点都要停靠,多少会影响通行效率。还有就是座位的问题,虽然我坐车的时候不算拥挤,但如果是节假日或者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没有座位的情况,长时间站立会比较累。
我还观察到,乘坐这趟跨城公交的大多是沿线居民、务工人员和学生,很少有外地游客或者商务旅客。毕竟对于游客来说,时间比较宝贵,更愿意选择快捷的高铁;而商务旅客则更看重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自驾或者高铁会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这趟跨城公交的存在,确实给特定人群带来了很大便利。对于预算有限、不赶时间的人来说,10元钱就能跨城出行,性价比非常高。而且它连接了合肥和淮南沿线的多个乡镇,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出行难题,促进了两地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
在体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可以增加一些班次,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方便上班族通勤;可以在车厢内张贴详细的路线图和换乘指引,让外地乘客更容易找到方向;还可以开通网上购票或者扫码购票功能,减少乘客排队购票的时间。
总的来说,合肥到淮南的全程公交,是一种“慢节奏、高性价比”的出行选择。它不算完美,耗时较长、效率不高,但胜在票价便宜、站点密集、换乘方便,特别适合沿线居民、务工人员和学生。如果你不赶时间,想省钱,或者想沿途欣赏乡村风光,这趟公交绝对值得一试;但如果是赶时间、追求效率,还是建议选择高铁或自驾。
随着合淮同城化的不断推进,这样的跨城公交线路或许会越来越多。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出行选择,也拉近了两座城市的距离。相信未来通过不断优化班次、提升服务,这趟跨城公交会被更多人知晓和选择,成为连接合肥和淮南的一条便民纽带。如果你有机会往返合肥和淮南,又不赶时间,不妨试试这趟全程公交,体验一下慢旅行的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