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

最近咱们中国的汽车圈里,有一件大事闹得是沸沸扬扬,主角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汽车大厂——东风汽车集团。

这事儿得从前阵子说起,当时市场上都在传,东风要和另一家国企巨头长安汽车合并重组,这要是成了,那可就是中国汽车界的“巨无霸”诞生了。

可没过多久,这事儿就传出黄了的消息。

大家正纳闷呢,东风转过身来,二话不说,对着自己内部就来了一次大手术。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6月26号,东风正式宣布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叫“奕派科技有限公司”,并且把自家的三个自主品牌——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全部打包放进了这个新公司里。

这个操作,让所有关注汽车行业的人都看明白了,东风这是真的被逼急了,也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变了。

那么,这次大动作的背后,到底藏着东风怎样的焦虑和决心?

这艘曾经的“合资航母”,又能否借此机会在新能源的浪潮里成功掉头呢?

要说清楚东风为啥这么着急,咱们得先回头看看它过去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风汽车给人的印象,就是靠着合资品牌“躺着赚钱”的典型代表。

它手里的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那可真是两棵摇钱树。

在燃油车卖得最火的那些年,光是这两家合资公司贡献的利润,就让东风的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这就好比一个人家里有几套房子收租,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干,就有大笔钱进账,自然就缺少了拼搏的动力。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可时代变了,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说来就来,来得又快又猛。

尤其是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品牌,技术上不断突破,价格上又特别有诚意,一下子就把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过去消费者们追捧的那些合资车,突然就不香了。

大家发现,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少的钱,能买到配置更高、空间更大、科技感更强的国产新能源车,那为什么还要选合资呢?

市场的风向一变,东风那两棵摇钱树的叶子就开始发黄了,销量和利润都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这时候,东风才猛然惊醒,原来舒坦日子过久了,自己的“亲儿子”,也就是自主品牌,一直没能真正强大起来,特别是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截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看看和东风同为“国家队”的长安汽车,这几年的转型就显得有声有色。

长安很早就开始布局多品牌战略,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了不同的新能源品牌。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比如深蓝汽车,主打增程式和纯电,产品定位精准,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一个月卖一万多辆跟玩儿似的。

后来又推出了长安启源,面向更主流的家庭用户。

在高端市场,长安还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搞出了一个阿维塔,科技感和话题度都拉得满满的。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长安的新能源版图就清晰起来了。

再回头看东风,不能说它没努力。

它也搞了个高端新能源品牌,叫岚图。

岚图的车,无论是设计还是用料,其实都挺不错的,定位也很高,想跟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掰掰手腕。

但结果呢?

市场反响一直不温不火,销量上不去也下不来,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现在整个岚图品牌,基本上就靠着一款叫“梦想家”的MPV在高端商务市场撑着场面,看着都让人觉得有点悬。

这种局面下,和长安重组的计划又落了空,对东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它必须靠自己,必须对自己下狠手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奕派科技”的诞生。

东风这次改革,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把风神、奕派、纳米这三个品牌整合到一起。

这三个品牌,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点,也各有各的难处。

东风风神,是个老牌子,有点像家里的长子,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品牌形象有些老化,在年轻人眼里吸引力不足。

东风纳米,主攻的是小型纯电动车市场,这个市场虽然需求大,但竞争也最激烈,前面有比亚迪海鸥这样的大魔王,后面还有一堆追兵,想杀出重围非常困难。

而奕派,则是东风的“新希望”,是它在主流新能源市场布下的重要棋子,刚推出的eπ007和eπ008两款车,从产品力上看确实不错,但毕竟是新品牌,消费者认不认,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把这三个性格、定位、目标都不同的“兄弟”硬是捆绑在一起,成立一家新公司,这无疑是一步险棋。

搞好了,就是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集中资源办大事,形成一个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完整产品线。

可要是搞不好,就可能因为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品牌定位冲突等问题,产生内耗,反而互相拖累。

不过,这次改革最让人看到希望的,还不是简单的品牌合并,而是它背后组织架构的彻底变革。

新成立的奕派科技,把过去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所有环节,全部整合到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让一位技术专家汪俊君来当一把手。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以后要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被各种复杂的流程和部门墙所束缚。

东风这次喊出了一句在国企里非常罕见的话,叫“让听见炮火的人做决策”。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谁在市场一线,谁最了解消费者,谁就应该有决策权。

东风汽车集团醒悟了!战略大调整,未来可期-有驾

以后卖得好不好,就是你这个团队的责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个产品失败了,销售怪研发,研发怪采购,大家互相甩锅。

这种把权、责、利都捆绑在一起的模式,正是那些造车新势力能够快速反应、灵活高效的秘诀。

东风作为一家体量庞大的老牌国企,能下决心这么改,本身就是思想上的一次巨大突破。

当然,改革的决心有了,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结果来检验。

新公司成立后,公布了6月份的交付数据,三个品牌加起来超过了2.6万辆。

这个数字单拎出来看,确实很不错,算是一个开门红。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是三个品牌销量的总和。

再看看人家长安深蓝,一个品牌单月的销量就常常逼近这个数字。

所以,东风现在还远没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总而言之,东风这次“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是它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必然选择。

虽然相比其他对手,这个转身的动作确实晚了一些,但晚了总比不动强。

在中国汽车产业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没有谁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

东风这艘大船已经开始艰难地调整航向,未来能不能追上大部队,甚至实现超越,就看这次改革的决心有多大,执行力有多强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